【介绍】:隋代医生。撰有《赵赞本草经》一卷。
开,祛表里之邪;提,升清气。属解表清里法。适用于外有表证而里热也盛的病证。如病人原有表证,过早服泻下药,致病邪下陷导致热泻,同时并见身热、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处方中解表药与清里药同用,如葛根黄芩黄连汤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清·陈杰辑。参见回生集条。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肛肿。详该条。
《普济本事方》卷一方。天南星(姜汁浸)、半夏(姜汁浸)、附子(炮裂,去皮脐)、炮白附子、川乌(灰火炮裂,去皮脐)、僵蚕(去丝嘴,炒)、没药、人参、茯苓(去皮)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水、酒各半煎,去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即眩晕。详该条。
骨名,即桡、尺骨的统称,参见臂骨条。
诈,假诈,诈病即本无病而假装患病。《伤寒论·平脉法》:“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
【介绍】:隋代医生。僧人,又名释智宣。撰有《发背论》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