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薏苡仁,详该条。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详赤白带下条。
病名。见明·万全《片玉心书》。即鹤膝风。详该条。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由发疹性疾患而引起的发热。其症以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烦闷,乍寒乍热,咳嗽喷嚏,手足指冷,耳鼻尖冷为其特征。宜分麻疹、飘疹、风疹、斑疹、天泡疮等辨证论治。
见《草药手册》。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体表的一种癣疾。《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其里亦生虫。”多由湿热外邪侵袭皮肤或接触传染而得,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处。病损为钱币状圆形红斑,边缘清
即心阴虚。详该条。
①即穴位。详该条。②五输穴之一。即输穴。详该条。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