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咽喉不利

咽喉不利

证名。系指咽喉不适,或干、或痛、或异物感,呼吸吞咽均感不适。为多种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府藏冷热不调,气上下哽涩,结搏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咽喉不利。”有虚实之别。因于实者,多由肝郁气滞痰浊壅塞肺系;或由肺胃伏火,感受外邪,致肺气壅塞,气机不利等而致。治宜理气祛痰疏肝解郁疏风清热。可选用半夏厚朴汤黄连温胆汤粘子解毒汤等加减。因于虚者,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薰灼咽喉;或由肺胃阴虚,咽喉失养等所致。宜滋阴降火养阴利咽。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养阴清肺汤等加减。

猜你喜欢

  • 牛大黄

    见《湖南药物志》。为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 补可去弱

    用补益之药,以治虚弱之证。《汤液本草》卷上:“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又如参芪膏(即参、芪合用熬膏),可治脾肺气虚。又如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可用四君子汤以补脾益气。

  • 乌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乌痧,满身胀痛,面目黧黑。身有黑斑,毒在脏腑,气滞血凝,以致疼痛难忍。”宜阿魏丸等方。《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乌痧》:“此症有二,俱系预先感冒风邪,未经发泄,又因

  • 肝肾亏损

    即肝肾阴虚。详该条。

  • 海药本草

    本草著作。唐末五代间医家李珣撰。6卷。本书从50余种古代文献中引录有关海药资料,记述药物产地、形态、性味、主治、服法、禁忌等知识。原书已佚。存世佚文中保留药物124种,其中46种不见于前代本草所载。《

  • 五花血藤

    见《湖南药物志》。为九龙藤之别名,详该条。

  • 王惠源

    【介绍】:见王宏翰条。

  • 悬雍

    ①即悬雍垂。详该条。②形容浮取更大,稍按则小的脉象。《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

  • 退云散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生地黄、菊花、谷精草、木贼、大黄(酒炒)、羌活、石决明、蔓荆子、白芷、黄柏、连翘、龙胆草各一钱,蝉蜕七个。为粗末,水煎,食远服。治翳矇瞳子。

  • 小眦赤

    证名。小眦红赤有虚有实,《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小眦中生赤脉,渐渐冲眼,急宜早治,此三焦积热。”而《秘传眼科龙木论》又谓:“小眦赤者,心之虚也。”故临症宜结合全身症情辨证论治。参见赤脉传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