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胃的生理功能。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②泛指人体的精气。《脾胃论》卷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③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素问·玉
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述钩元》。为红豆蔻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缺盆疽、锁骨疽、发历疽、石疽、历疮。因肝胆二经积热而成。生于缺盆穴(锁骨上窝处)。初起患部肿大如豆,渐大如李,色紫,坚硬疼痛;可伴寒热往来,筋脉拘急,不思饮食,胸腹膨胀,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攒竹,见该条。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即玉泉散第二方,见玉泉散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狗屎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即痘痂。详该条。
出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指月经,详该条。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里热内结,大便不通,冲心腹胀,甚至脐突的证候。治宜通腑泻结之剂,如三黄丸(《小儿药证直诀》:黄连、大黄、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