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气

猜你喜欢

  • 太医局令

    宋代医官职称。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官员,主管该局之工作。

  • 芋荷杆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 项强穴

    ①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向后方之凹陷处。主治项强。直刺0.5~0.8寸。②落枕穴别名,见该条。

  • 肺肾阴虚

    参肺肾两虚条。

  • 夭然不泽

    面色枯槁无华,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衰败之象。《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 潘霨(wèi 位)

    【介绍】:清代医家兼官吏。字伟然。江苏吴县人。官至贵州巡抚,精于医,任官所到之处,恒以医济民。辑刻有《园医学六种》,为其在江西时所作。其书包括伤寒、针灸、妇产、外治、本草等科,流传较广。

  • 地仙苗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枸杞叶之别名,详枸杞条。

  • 兰香子

    出《海上名方》。为罗勒子之别名,详该条。

  • 病名。《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阳明热盛阴伤,其症消谷善饥,饮食不荣肌肉,故称消。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医述·三消》:“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景岳全书·杂证谟

  • 白调羹

    见《闽东本草》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