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麦麸

小麦麸

药材名称小麦麸

拼音Xiǎo Mài Fū

别名麸皮(《本草蒙筌》)。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麦"条。

性味甘,凉。

①《本草拾遗》:"甘,寒,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凉。"

③《医林纂要》:"咸,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阳明经。"

功能主治治虚汗,盗汗,泄利,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

①《本草拾遗》:"和面作饼,止泄利,调中去热,健人。以醋拌蒸热,袋盛,熨腰脚伤折处,止痛散血。"

②《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热疮,汤火疮烂,扑损伤折,瘀血,醋炒贴窨。"

③《纲目》:"醋蒸熨手足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互易至汗出。末服止虚汗。"

用法用量内服:入散剂。外用:醋炒包熨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产后虚汗: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以猪肉汁调服二钱。日二服。(《胡氏妇人方》)

②治走气作痛:酽醋拌麸皮,炒热,袋盛熨之。(《生生编》)

③治小便尿血:面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之。(《集玄方》)

④治小儿眉疮:小麦麸炒黑,研末,酒调敷之。(《纲目》)

临床应用①治疗口腔炎

用小麦麸烧灰2份,冰片1份,混合研细搽患处,每天2~3次。治疗1OO余例,有效率约95%,一般3~5天即愈。

②治疗糖尿病

以6/10的麦麸,4/10的面粉,再加适量的食油、鸡蛋、蔬菜拌和蒸熟代饮食,随病情的好转逐步减少麦麸含量。在整个疗程中不给其他药物及营养物质。据13例中、重型患者观察,3例血糖下降至140毫克%以下,7例降至180毫克%以下,治疗后尿糖从++++.或+++转为阴性者10例,所需时间最短4天,最长为98天,一般在1个月内转为阴性;全身情况皆显着好转,体重增加,因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炎也见消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竹茹

    《中国药典》:竹茹药材名称竹茹拼音Zhú Rú英文名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

  • 河套大黄

    药材名称河套大黄拼音Hé Tào Dài Huánɡ别名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hotao

  • 蒿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蒿雀药材名称蒿雀拼音Hāo Què别名青头鹀、青头雀来源雀形目雀科青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personata Temm.[E. personat

  • 石龙刍

    《中药大辞典》:石龙刍药材名称石龙刍拼音Shí Lónɡ Chú别名龙须、草续断、龙珠(《本经》),龙蒭、龙鬓、龙木、草毒、龙华,悬菟(《吴普本草》),龙须草、缙云草(崔

  • 楮皮间白汁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药材名称楮皮间白汁拼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出处《

  • 油茶根

    药材名称油茶根拼音Yóu Ch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illia oleifera Abel[C.oleo

  • 野核桃仁

    《中药大辞典》:野核桃仁药材名称野核桃仁拼音Yě Hé Tɑo Ré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的种仁。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积6~7天,待果皮霉烂后,擦去果

  • 大荨麻

    药材名称大荨麻别名云南荨麻来源荨麻科大荨麻Urtica mairei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痒。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痛,劳伤疼痛,疝痛,水肿,

  • 毛千屈菜

    药材名称毛千屈菜别名水滨柳、铁菱角来源千屈菜科千屈菜属植物毛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 var. tomentosa DC.,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甘、苦,凉。

  • 味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味牛膝药材名称味牛膝别名味膝、尾膝、未牛膝、土牛膝、窝牛膝来源爵床科味牛膝Strobilanthes grossus C. B. Clarke 或 S. forrestii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