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疫喉病人因邪火下陷而大便溏泄者,若邪盛正虚,多便溏而神昏,痧隐喉烂者为病重。若愈后脾虚,则便溏不止,宜健脾止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证名。出《灵枢·行针》。指喜乐不禁之症。参见喜笑不休条。
出《名医别录》。即柳絮,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履贯欠详。撰有《金鉴方》一书,已佚。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嚇痈。见该条。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即绿风内障。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产后玉门不敛、产户不敛、产后阴户不闭、阴门不闭。《万氏妇人科》:“女子初产,身体纤柔,胞户窄小,子出不快,乃至折裂,浸淫溃烂,日久不敛。宜内服十全大补汤,外用敷药:白芨、白龙骨、诃子、烂蜂
即耳上,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难经注》一书。
病名。妇女阴中崩下为白色,古称之为阴崩。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四十二问:“受冷而白者,谓之阴崩。”多因感寒所致。宜用固经丸(炒艾叶、鹿角霜、伏龙肝、干姜,各等分,细末,鹿角胶溶合药面为小丸,每服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