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络法
即拨法。见该条。
即拨法。见该条。
与两虚相对。《内经》有二说:①指气候正常,体质健壮,不为客邪侵害。《灵枢·百病始生》:“两实相逢,众人肉坚。”②指人的正气充盛,又在岁时满的盛年,(人实岁实)感受了随异常气候而显现的病邪(虚风)仍会有
四海之一。指胃。《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胃腑受纳饮食,故称。其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气冲,下在足三里。其症候:“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恶寒战栗。《素问·风论》:“故使人佚栗而不能食。”
证名。指饮食停滞,脾胃失司所致的脘腹胀满。《类证治裁·肿胀》:“食滞中满者,专消导,和中丸。”食滞中满而痛者,宜温散,药如干姜、苍术、白芷、川芎、香附、姜汁之类。若宿食不消,面黄,吞酸,宜丁香脾积丸,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丹毒备急方》,3卷,已佚。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证名。指眼目昏旋耳有鸣响的症候。《素问·五常政大论》:“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多由肝热,肝肾阴血不足,风阳上扰所致。参眩晕条。
病名。又称溢饮滑泄。《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渴而饮,饮而泻,泻而复渴,渴而复饮,饮而复泻,饮泻也。”详溢饮滑泻条。
见《贵州卫生》(11):1959。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元·滑寿撰于1361年。作者鉴于《难经》原书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的情况,而历代注本又不够理想,遂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诠注,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考订辨论。释义能融会诸家,结合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