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春脉如弦

春脉如弦

脉应四时之象。春季阳气上升,万物生发,正常脉象亦相应呈现流畅柔和而挺直。《素问·玉机真藏论》:“春脉如弦……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

猜你喜欢

  • 麦粒灸

    灸法术语。指用麦粒大小的艾柱施灸,故名。一般作直接灸用。《备急千金要方》:“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 天温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泉,见该条。

  • 闻人耆年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宋代医生。槜李(今浙江嘉兴)人。学术上推崇当代名医张涣。积四十年的经验于晚年(1226年)撰有《备急灸法》,1卷。

  • 鱼泡通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 血便

    证名。①指大便下血。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详见便血条。②指小便出血。《素问·至真经要大论》:“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张志聪注:”溺赤便血者,甚则血出于小便也。”详溺血条。

  • 湿晕

    病证名。又称伤湿眩晕。《东医宝鉴·外形篇》:“湿晕,冒雨伤湿,鼻塞声重而晕,宜芎术汤。”湿晕有寒湿、湿热之分。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 胎热伏心啼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指婴儿惊啼,面赤唇红的证候。由于妊母恣食辛酸,多味炙煿热气熏蒸,传入胎中,以致胎受其气,伏于心经,出生后因风邪暴伤而诱发。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蝉蜕。

  • 虚痰

    痰证之一。①泛指因元气虚所致的痰证。《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可攻者,便是虚痰。……或以形羸气弱,年及中衰者,即虚痰也;或以多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亦虚痰也;或脉见细数,脏

  • 董及之

    【介绍】:见董汲条。

  • 解痉

    又称镇痉。用平肝、镇潜、祛风的药物解除震颤、手足痉挛(抽搐)及角弓反张(项背强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称解痉。参见熄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