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香丸

桂香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桂香丸

药方名称桂香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肉豆蔻(炮)白茯苓各30克 桂心 白姜(炮)木香(炮)各15克丁香7.5克

制法上药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虚弱,风寒湿邪入侵,大便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汤送下50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重订严氏济生方》:桂香丸

药方名称桂香丸

处方肉桂(不见火)30克麝香(别研)3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饭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过食杂果,腹胀气急。

用法用量大人15丸,小儿7丸,不拘时候,熟水送下。未痊再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医方类聚》卷一三○引《济生》:桂香丸

药方名称桂香丸

处方肉桂(不见火)1两,麝香(别研)1钱。

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过食杂果,腹胀气急。不时泻利,腹中若有傀儡也。积聚、症瘕、痃癖。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15丸,小儿每服7丸,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引《济生》

《直指》卷二十六:桂香丸

药方名称桂香丸

处方当归须、川芎赤芍药、牡丹皮、南木香细辛、辣桂(并晒干)、玄胡索(略炒)、乳香没药各等分。

制法上煮米醋,将乳香没药为膏,余药末之,揉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月事不调,心腹刺痛,寒热间作。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续断煎汤送下;有热,多加生槐花煎汤送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普济方》卷二○四引《卫生家宝方》:桂香丸

药方名称桂香丸

处方桂心、干姜茯苓槟榔甘草(炮)、人参细辛诃子(炮,去核)、枳壳(麸炒,去瓤)、白芍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膈、食膈、忧膈、冷膈、热膈,痞塞不通,宿食不消,或霍乱,或心痛,或呕物,或泄泻,腹胁气胀,吞酸少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嚼破,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引《卫生家宝方》

猜你喜欢

  • 附子神曲丸

    药方名称附子神曲丸处方神曲1两,附子1两,诃黎勒1两,白豆蔻仁1两,荜茇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厚朴2两,丁香半两,荜澄茄半两,沉香半两,陈皮3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 火门串

    药方名称火门串处方蛤粉1钱,熟大黄3分,木通1钱,丁香1对。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泄泻,红白痢疾。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串雅补》卷二

  • 地髓汤

    药方名称地髓汤别名牛膝膏、苦杖散处方牛膝(并叶)1大把。功能主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用法用量牛膝膏、苦杖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六引《肘后方》,名见《普

  • 橘苓丸

    药方名称橘苓丸处方橘皮(去白)2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炒)1两,半夏曲1两,缩砂仁1两,天麻半两,藿香叶半两(去土)。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停饮气滞。用法用量每服50-

  • 清离滋坎汤

    药方名称清离滋坎汤处方怀生地黄3克 熟地3克麦门冬(去心)3克当归(酒洗)3克白芍(酒炒)3克 怀山药3克牡丹皮1.8克 炙甘草0.9克天门冬(去心)3克 白茯苓(去皮)3克山茱萸(酒蒸,去核)3克白

  • 娄金散

    药方名称娄金散处方犬屎内骨7分(经霜粪更妙,多收,布包,打碎,水淘出骨,洗净,捣烂),金银花3钱。功能主治痘毒,不问寒热虚实。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1服即消,已溃即敛。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 调导饮

    药方名称调导饮别名调导散处方当归4钱,川芎4钱,防风4钱,枳壳4钱,甘草(炙)2钱。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妇人产前后风秘,大便不通。用法用量调导散(《万氏家抄方》卷五)。注意忌动风物。摘录《普济方》卷三

  • 解毒清热汤

    王旭方:解毒清热汤药方名称解毒清热汤处方金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白头翁20克,金银花25克,秦皮10克,黄柏15克,黄连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祛湿。主热毒挟湿。

  • 葱白香豉汤

    药方名称葱白香豉汤处方葱白(洗净)1握,香豉(如法修事者)4合,(?菫)竹叶(取东畔枝叶,拣去虫蚀及有虫卵秽迹者,东流水洗净,切)半升,乌梅10枚(汤润,去核,藏米中蒸烂),常山(临用去苗,同甘草末水

  • 二乳饮

    药方名称二乳饮处方驴乳2升,猪乳2升。功能主治小儿口噤。用法用量上合煎1升5合。服如杏仁许,3-4服,愈。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