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清凉涤暑法,见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橡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山大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湿热内郁肠胃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湿热腹胀之症,面目黄肿,小便赤涩,大便或结,或泄黄糜,或日晡潮热,烦渴口苦,口甘口淡,腹胀胁痛。”治宜清热泻火利湿为主。面黄目黄,胁痛口苦,肝胆有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肉桂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为神曲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桃仁红花汤,见该条。
①指门牙。详该条。②病证名。为隐约见于新生儿齿龈粘膜下的白色斑块。可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治法见马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