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礼堂医学举要
见医学举要条。
见医学举要条。
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
见《江西中医药》(10):64,1957。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审视瑶函》卷四方。龙胆草(酒炒)、白芷、白芍药、防风、炒牛蒡子、黄芩、炒栀子仁、川芎、生地黄、当归身、羌活、荆芥穗各等分,炒大黄、甘草各减半。为细末,每服四钱,水煎,食后服。治阳漏,症见眼白天流水,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出《外科备要》中卷。即蝼蛄疖。因其未破者如曲蟮拱头,故名。详蝼蛄疖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丹溪心法》。即瓦楞子,详该条。
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指膈以上蕴热所致的衄血。《证治要诀·诸血门》:“上膈极热而衄者,金沸草散去麻黄、半夏,加茅花如荆芥数。”《张氏医通·衄血》:“六脉俱大,按之空虚,心动面赤,善惊上热,乃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露蜂房,详该条。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