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灯蛾

灯蛾

《中药大辞典》:灯蛾

药材名称灯蛾

拼音Dēnɡ é

别名飞蛾、火花、慕光(崔豹《古今注》),扑灯蛾(《祝穆试效方》)。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灯蛾科昆虫灯蛾全虫。秋季捕取。

原形态体肥大,茶褐色,长约3厘米,展翅阔约8厘米。头小,两侧有复眼1对;口吻发达,下唇须长。触角1对,羽状。胸节连合,有红色部.翅2对,膜质,被有鳞片;茶褐色,前翅具黄白色网状纹,后翅有黑纹数条。足3对,跗节5节。腹部肥大,橙黄色。幼虫长圆形,黑色,有灰黄或赤褐色毛。出现于8~9月间。食害菊、桑、大麻、苎麻等叶。

功能主治治漏管。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

复方治痔管:扑灯晕十个,蜣螂一个,同放罐内一宿,加麝香一钱。阴干为末,吹入管内,自能出水,水干即愈。(《祝穆试效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灯蛾

药材名称灯蛾

拼音Dēnɡ é

英文名grain moth, tigermoth

别名飞蛾、火花、慕光、扑灯蛾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灯蛾科动物灯蛾的成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tia caj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秋季捕捉,鲜用;或用文火培干,研末。

原形态灯蛾,体肥大,茶褐色,长约3cm,展翅宽约8cm。头小,两侧有复眼1对;口吻发达,下唇须长。触角1对,羽状。胸节连合,有红色部。翅2对,膜质,被有鳞片;茶褐色,前翅具黄白色网状纹,后翅有黑纹数条。足3对。腹部肥大,橙黄色。幼虫长圆形,黑色,有灰黄或赤褐色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成虫有趋旋旋旋旋光性。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咸;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敛疮。主痔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摇钱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摇钱树药材名称摇钱树拼音Yáo Qián Shù别名灯笼花、马鞍树来源无患子科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

  • 梨枝

    《中药大辞典》:梨枝药材名称梨枝拼音Lí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枝。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霍乱吐利,煮汁饮。"摘录《中药大辞典》《中

  • 美人蕉根

    《中药大辞典》:美人蕉根药材名称美人蕉根拼音Měi Rén Jiāo Gēn别名观音姜(《南宁市药物志》),小芭蕉头(《四川中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茎。全

  • 蒲桃壳

    《中药大辞典》:蒲桃壳药材名称蒲桃壳拼音Pú Táo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原形态蒲桃(《罗浮志

  • (鱼彭)鱼鳃

    药材名称(鱼彭)鱼鳃拼音( Yú Pénɡ ) Yú Sāi英文名gill, branchia of Japanese Devil ray;Mobula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蝠

  • 曾青

    《中药大辞典》:曾青药材名称曾青拼音Cénɡ Qīnɡ别名朴青(《石药尔雅》),层青(《造化指南》)。出处《本经》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层状者。原形态矿物形态详"扁青&q

  • 獭子树

    药材名称獭子树别名野吴芋、野莠子、山辣子、臭油林、米辣子、辣树、野辣子、野蜀萸、童子骨来源芸香科獭子树Euodia meliaefolia Benth.,以根、叶、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四川、贵州。

  • 甘菊花露

    药材名称甘菊花露拼音Gān Jú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菊花的蒸馏液。原形态形态详"菊花"条。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微寒,无毒。

  • 菊花叶

    《中药大辞典》:菊花叶药材名称菊花叶拼音Jú Huā Yè别名容成(《金匮玉函方》)。出处《别录》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叶。性味《本草求原》:"辛甘,平。"功能主治

  • 金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鱼藤药材名称金鱼藤别名豆瓣鹿衔、肉质伏石蕨、鸡嘴鹿衔、金碎石、石串连、底线通筋来源蕨类水龙骨科金鱼藤Lemmaphyllum carnosum (Wall.) Presl,以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