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疝之别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详疝条。
证名。指足软弱无力。《医学入门》卷五:“脚软,筋痛者,大补阴丸,去地黄,加白芍、知母、甘草,倍牛膝。”《古今医案按·痿》:“两脚软弱无力,不能起者,……淫热成痿,正合东垣清燥汤例,但药力差缓,难图速效
见四总穴条。
书名。3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廖氏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但又批评原书“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遂编此书。将27脉的次序,按分部类居重予编次。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
又名《八十一难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不详,托名秦越人撰。成书约在西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本书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纂而成。论述以基础理论为主,也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1~22难论脉诊,2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