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栝蒌一个(制熟去仁,以童便一升相合,研绞取汁),酥一两,生甘草末一分,蜜三两。加水慢火煎如稀饧,每服五分,清粥饮调下,日四、五次。治小儿咳嗽不止,心神烦闷。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即猫眼草,详该条。
见《幼科铁镜》卷五。即生津养血汤,见该条。
即推拿。参见摩娑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官医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见《外科正宗》卷一。指辨识疮疡之属于半阴半阳证者。如见疮疡漫肿不高,似阳证而不甚焮热肿痛,似阴证而不甚木硬平塌;微红微热,似冷而非冷,不肿而实;似热而非热,虽肿而实虚;痛而无脓,肿不易消,不易溃脓;溃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著《陈氏小儿方》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