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秦艽散

秦艽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秦艽散

药方名称秦艽散

处方秦艽30克(去苗)柴胡30克(去苗)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22克(锉)麦门冬30克(去心)葛根22克(锉)

制法上药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汗后,余热不除,四肢拘急,胸膈不利,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芦根16.5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频频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秦艽散

药方名称秦艽散

处方秦艽15克(去苗)犀角屑15克黄芩22克柴胡30克(去苗)赤茯苓15克茵陈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心凉营,利湿退黄。治劳黄。心脾热壅,皮肉面目悉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日三四服。以利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秦艽散

药方名称秦艽散

别名秦艽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秦艽30克(去苗)旋复花15克 赤茯苓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阴黄。不欲闻人言语,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牛乳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津,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秦艽散

药方名称秦艽散

处方秦艽(去芦头,切,焙)甘草(炙)各30克 干薄荷15克(勿焙)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潮热,形体消瘦,食欲减退。

用法用量每服3~6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食后温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全生指迷方》卷四:秦艽散

药方名称秦艽散

别名秦艽汤(《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

处方秦艽阿胶艾叶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养血安胎。治妊娠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糯米100粒,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猜你喜欢

  • 包心菜粥

    药方名称包心菜粥处方包心菜500克粳米50克制法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米煮粥。功能主治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拘急疼痛,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用法用量日服2次。温热服。摘

  • 大泽汤

    药方名称大泽汤处方天冬6克 生地18克人参4.5克龟版24克麦冬4.5克茯神6克 柏仁6克 蛤粉12克丹参6克石斛6克 灯心100厘米 藕5大片功能主治主阴液大亏,心火上炽,舌色绛红,边尖破碎。舌有血

  • 灵仙枫藤汤

    药方名称灵仙枫藤汤处方灵仙5钱,枫藤3钱,桂枝1钱5分,石菖7分,升麻8分,细辛2分,吉根1钱5分,羌活1钱5分,防风1钱5分,槟榔1钱,全皮1钱,草节8分,乳没2钱,赤芍1钱5分,生地2钱。功能主治

  • 补髓膏

    《诚书》卷六:补髓膏药方名称补髓膏处方川芎1钱,龙胆草1钱,人参1钱,山药1钱,枸杞子3钱,生地3钱,当归3钱,麦冬、虎骨(酥炙)、红花5分,甘草(炙)3分,龙眼肉1两。制法水煎百沸,炼蜜成膏。功能主

  • 建瓴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建瓴汤药方名称建瓴汤处方生怀山药30克 怀牛膝30克 生赭石24克(轧细)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生怀地黄18克 生杭芍12克柏子仁12克功能主治治肝阳上亢,头

  • 大脏丹

    药方名称大脏丹处方大蒜(湿纸煨)1两,厚朴(去皮,姜制,研)1两,硫黄半两(别研),以上3味,用猪大肠7寸,去膜,入药在内,两头缚定,以好酒煮烂,同研成膏,茴香(淘去沙,炒)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

  • 丁香温气汤

    药方名称丁香温气汤处方丁香1两,吴茱萸(汤浸,微炒)1两,桂心(去粗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黄耆(去芦)2两,白茯苓2两,人参(去芦头)1两半,半夏(沸汤泡7次)1两半,良姜1两半,白术1两

  • 韭汁饮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韭汁饮药方名称韭汁饮处方韭。制法上捣,绞汁。功能主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用法用量饮1升许。立愈。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医方考》卷三

  • 奠安汤

    《医学集成》卷二:奠安汤药方名称奠安汤处方黄耆2两,焦术2两,故纸3钱,肉桂2钱,丁香2钱。功能主治体虚中寒,逆冷吐泻,又加烦躁。摘录《医学集成》卷二《辨证录》卷五:奠安汤药方名称奠安汤处方人参3钱,

  • 加味琼玉膏

    药方名称加味琼玉膏处方怀生地黄4斤,白术4两,白茯苓15两,人参6两,天门冬(去心净)半斤,麦门冬(去心净)半斤,甘州枸杞子半斤(净去梗)。制法上先以地黄酒洗净,用水4碗浸1昼夜,捣取自然汁,和蜜3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