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骨度》。即骶骨、尾骨所在部位。参见尾骶骨条。
即龈交。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即旱芹,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肘后备急方》。别名鬼眼。位于第四、五腰椎棘突间旁开3~4寸处(《中国针灸学》)。一说在“第三腰椎棘突旁开3~4寸凹陷处”(《针灸学简编》)。主治劳瘵,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
出明·徐春甫《痘疹泄秘》。即贯脓。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紫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呕吐因风冷入胃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风气呕吐之症,偶遇风冷,即发呕吐,头额疼痛,面赤面热。”脉多见浮。治以散风为主。宜用防葛平胃散、防葛二陈汤等方。
外科病五善之一。口唇滋润,衾帏气香(指无臭气),饮食如常,脓黄肥厚者为脾善(见《外科正宗》)。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红丝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