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枯经闭

血枯经闭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指血枯而致之经闭。多因素患失血,或早婚,产多,乳众等耗伤阴血,日久乃致血枯,冲任空虚,无血下达胞宫而致经闭。因失血者,症见饮食减少,面色白无华,日渐虚弱消瘦,治宜补血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早婚而伤精者,兼见两颧发赤,午后潮热骨蒸虚损症候,治宜滋阴补血,方用六味地黄汤等;因产乳多而伤阴血者,治宜气血双补,方用十全大补汤等。

猜你喜欢

  • 葛乾孙

    【生卒】:1305~1353【介绍】:元代医学家。字可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父亲葛应雷是当时名医。他年轻时,喜好武术方法治病,效果很好。著有《十药神书》、《医学启蒙》等书,对痨瘵(肺结核

  • 石半夏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 舌謇(jiǎn 检)

    同舌蹇,详该条。

  • 李尚衮

    【介绍】:参见李中梓条。

  • 胡廷训

    【介绍】:明儿科学家。曾取《古今医鉴》、《济世全书》、《寿世保元》、《普济慈航》有关痘疹诸论,撰成《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4卷,由朱仁斋刊行于万历三十六年(1688年)。

  • 阴中生疮

    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即阴蚀。详该条。

  • 少辛

    见《本草纲目》。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 膏伤珠陷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膏伤珠陷,谓珠觉低陷而不鲜绽也。非若青黄凸出诸漏之比。”“盖内有所亏,目失其养,源枯络伤,血液耗涩,精膏损涸之故。”(《证治准绳·杂病》)。泛指因目疾而引起的目内陷,参见该

  • 大谷

    见溪谷条。

  • 螳螂子

    ①病证名。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又名妒乳、颊脂垫。小儿生后一月左右,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剖视之颇似螳螂子,故名。小儿患此,吮乳困难,甚至啼哭不能出声,日久则面呈黄色,尤以鼻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