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瘀
同破瘀消癥。详该条。
同破瘀消癥。详该条。
奇零不尽的余数。《灵枢·卫气行》:“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北宋医家。精心研究伤寒学,于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著《伤寒微旨论》二卷,专门辨析《伤寒论》的辨证用药,间附方论,对仲景学说颇有发挥,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乃赤脉虬丝,纵横粗细,上气轮而缠风轮,最不易治。”参见赤脉贯睛、赤丝乱脉证等条。
①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马蹄金之别名。②见《本草推陈》。为大金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多由上焦风热邪毒上冲咽喉而起。《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靠帝中下边,初起两边红紫如粟形大,逐时胀肿,起鳞向上者是;渐长如绿豆大,似松子一样,甚至黄皮裹住。及有莲子大者,斯难治矣。”一边生者名单松
病名。见《类证普济本事方》。①指经行先后无定期。《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来前后为愆期。”②指错过日期的意思,故或认为是指经行后期。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亦称颈项强急。指颈项部肌肉筋脉牵强拘急。多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或感受暑温,或津血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本症可见于伤寒,暑温、中风、痉病等。《伤寒括要·项强》:“太阳项强,无汗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又名乳核、乳中结核。为乳疬、乳癖、乳痨、乳岩等仅以乳房结块为早期特征的多种乳病总称。证治因病而异,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