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代医家。字子林。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痘疹专科。
【介绍】:唐代藏医学家。曾与汉族高僧、医家马哈也那(一译摩诃衍)合作将大批中医书籍翻译成藏文。据载,现存最早的藏医文献《月王药诊》就是其中之一,为汉藏医学交流作出贡献。
见《广东新语》。为橄榄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千金翼方》。指鼻塞流清涕。详鼽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即凫骨。详该条。
喑俳的别称。见《医略十三篇·类中风》。详喑痱条。
病证名。又名眼棱紧急。指睑弦紧急的证候。《证治准绳·杂病》:“阳主散,阳虚则眼楞急而为倒睫拳毛。”参见皮宽弦紧、倒睫拳毛等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即牙虫。详该条。
病证名。指感受痧气而致胸腹胀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痧胀腹痛之症,忽尔胸腹胀痛,手足厥冷,指甲带青,痛不可忍,不吐不泻,或吐或泻,按之痛甚,俗名绞肠痧,此即痧胀腹痛之症也。”多因受寒、阻湿或感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