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间经

间经

见《玉峰郑氏女科秘传·经候》:“经血平时常二、三、四月一行,饮食如常,动作不衰,腹中不痛,面色不改,名间经。”

猜你喜欢

  • 宗令祺

    【介绍】:宋代医家。撰《新广药对》3卷,已佚。

  • 眉眶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卷四。即眉棱骨痛。详该条。

  • 病本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病有标本,法有缓急先后的治疗原则,故名。指出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病因为本,证状为标。治疗就有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的不同。

  • 气穴

    ①指腧穴。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故名。《素问·气穴论》:“气穴之处,游针之居。”参见腧穴条。②经穴名。代号KI1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胞门、子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

  • 覆盆

    出《名医别录》。即覆盆子,详该条。

  • 董氏斑疹方论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

  • 潼蒺藜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 ①人体器管。指子宫,《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张景岳说:“胞者,子宫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惟女子于此受孕,因名曰胞。然冲任督脉,皆起于此,所谓一原而三歧也。”②胞衣之简

  • 虚火喉痹

    病名。多因少阴虚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薰灼咽喉而成。症见咽喉红肿不甚,微痛,干灼不适,或有异物感,晨轻著重,至夜尤甚,唇红颧赤,口舌干燥,手足心热,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左归饮、大补阴

  • 仲景伤寒补亡论

    见伤寒补亡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