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乌蛇胆

乌蛇胆

药材名称乌蛇胆

拼音Wū Shé Dǎn

出处《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将蛇剖开腹部,找出胆囊,用线扎住胆管上端,然后沿结扎处上方剪断,取出晾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性状干燥的胆囊,全体呈棕褐色或绿褐色,皱缩,长约1厘米,粗0.5厘米,上端胆管长1.5厘米。对光透视微透明,内心黄棕色或黄绿色。味极苦,回甜。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化痰,明目。

①《纲目》:"治大风疠疾,木舌胀塞。"

②《四川中药志》:"治痰迷心窍,风热发狂,眼雾不明;痔疮红肿及皮肤热毒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为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搽。

复方①治痰迷心窍:蛇胆陈皮胆星黄连、川贝、琥珀。共研末为丸服。

②治风热发狂:蛇胆、巴霜、朱砂全蝎寒水石黄连。共研末为丸服。

③治眼雾不明,皮肤热毒及痱子:蛇胆兑酒吞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木舌塞胀:蛇胆一枚,焙干为末,敷舌上,有涎吐去。(《圣惠方》)

⑤治内外痔疮:蛇胆,配麻油调搽。(《四川中药志》)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角膜疾病:取蛇胆汁5克(蛇的品种未经鉴定),以5~10倍量的95%酒精溶解,使蛋白沉淀,用滤纸过滤;滤液以水浴蒸发至无酒精气味,加蒸馏水适量及氯化钠0.6克溶解过滤,再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即成。每日滴眼3~4次,部分病例每2小时1次。治疗各种角膜疾病(角膜溃疡、浅层点状角膜炎、浅层弥漫性角膜炎、角膜斑翳等)7例,用药时间最短8天,最长14天。痊愈3例,4例好转。本药除有消炎作用外,还能促使角膜混浊吸收,故应用后可使炎性征象迅速消退,角膜混浊减轻,浸润消失。无副作用,仅个别病人滴后有微痛,但很快消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巢菜

    《中药大辞典》:大巢菜药材名称大巢菜拼音Dà Cháo Cài别名薇(《诗经》),垂水(《尔雅》),薇莱、巢菜、野豌豆(《品汇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川乌

    药材名称川乌拼音Chuān Wū英文名RADIX ACONITI别名乌头、五毒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

  • 裂果卫矛

    药材名称裂果卫矛拼音Liè Guǒ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裂果卫矛的茎皮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dielsianus Loe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切片、茎

  • 孩儿茶

    《中药大辞典》:孩儿茶药材名称孩儿茶拼音Hái ér Chá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

  • 红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草药材名称红毛草拼音Hónɡ Máo Cǎo别名竹叶草、百日晒、肉草、七日一枝花、鸭舌头、小号鸡舌癀、细竹壳菜、血见愁[广西]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裸花水

  • 红花栝楼

    药材名称红花栝楼拼音Hónɡ Huā Guā Lóu别名栝楼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红花栝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rubriflos Thorel exCayla.采

  • 水线草

    药材名称水线草拼音Shuǐ Xiàn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水线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水线草,又名:伞房花耳草。一年生、披散、纤弱草本,高15~50厘米

  • 金缕半枫荷

    药材名称金缕半枫荷别名半枫荷[广东]来源为金缕梅科阿丁枫属植物金缕半枫荷Altingia chingii Metc.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 T. Chang)

  • 胡桃花

    《中药大辞典》:胡桃花药材名称胡桃花拼音Hú Táo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胡桃科植物胡桃的花。功能主治泡酒涂瘊子(疣)。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胡桃花药材名称胡桃花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