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华东膜蕨

华东膜蕨

药材名称华东膜蕨

拼音Huá Dōnɡ Mó Jué

英文名Barbate Filmy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华东膜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phyllum barbatum (V.d.B) Bak.[Lepto cionium barbatum V.d.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小型石生或附生蕨类植物,植株高2-3m。根茎纤细如丝,暗褐色,疏生淡褐色绒毛,下面疏生纤维状根。叶远生,相距1.5-2cm;叶柄长0.5-2cm,暗褐色,丝状,全部或大部具狭翅,疏被淡褐色柔毛;叶片薄膜质,半透明,干后褐色或鲜绿色,卵形,长1.5-2.5cm,宽1-2cm,先端钝圆,基部近心形,二回羽裂;羽片3-5对,长圆形,长5-7mm,宽4-6mm,互生,羽裂几达有宽翅的羽轴;末回裂线形,4-6对,长2-3mm,宽约0.8mm,边缘有小尖齿;叶脉叉状分枝,暗褐色,与叶轴及羽轴上面均被褐色柔毛,末回裂片有小脉1-2条。孢子囊群生于叶片顶部,位于短裂片上;囊苞二瓣状,通常为卵形,长约1.5mm,宽约1mm,圆头,先端有少数小尖齿,囊群托内藏,不伸出囊孢之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000m的林下树干上或阴暗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1.华东膜蕨多卷缩成团。根茎纤细,丝状,黑色。叶柄丝状,长0.5-2cm,被淡褐色柔毛;叶片展开后呈卵形,长1.5-2.5cm,宽1-2cm,薄膜质,半透明,淡褐色或鲜绿色。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绿色。①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均为长多边形,壁微呈念珠状增厚,内含圆形棕色物。②叶柄纤维棕红色,直径26-47μm,壁厚10-18μm。③非腺毛淡黄色,多细胞,直径26-34μm,壁厚约5.0μm。④梯纹管胞直径26-34μm。⑤孢子四面体形,极面观为近圆形,直径17-35μm,具细长三裂缝,外壁厚约1.5μm。表面具短棒状纹饰。

化学成分含芹菜素(apigenin)。

性味涩;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止血的功能。外用治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蕹菜根

    《中药大辞典》:蕹菜根药材名称蕹菜根拼音Wènɡ Cài Gēn别名瓮菜根(《分类草药性》)。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旋花种植物蕹菜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山棘豆

    药材名称山棘豆拼音Shān Jí Dòu别名泡泡草、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来源豆科山棘豆Oxytropis oxyphyll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陕西、内蒙

  • 越南悬钩子

    药材名称越南悬钩子拼音Yuè Nán Xuán Gōu Zi别名小猛虎、鸡足刺来源蔷薇科越南悬钩子Rubus cochinchinensis Tratt.,以根、叶入药。

  • 枸骨叶

    《中国药典》:枸骨叶药材名称枸骨叶拼音Gǒu Gǔ Yè英文名FOLIUM ILICIS CORNUTAE别名功劳叶、羊角刺、老鼠刺、猫儿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鸟不宿、鹅掌簕、苦丁茶来

  • 幼油草

    《中药大辞典》:幼油草药材名称幼油草拼音Yòu Yóu Cǎo别名高墩草(《笺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花点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20厘米。基

  • 短叶蹄盖蕨

    药材名称短叶蹄盖蕨拼音Duǎn Yè Tí Gài Jué英文名Short-leaf Lady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东北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

  • 飞蛾树

    药材名称飞蛾树拼音Fēi é Shù别名飞蛾楠、蝴蝶树、鸡火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长裂葛萝槭的嫩枝和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grosseri Pax var.hersii(Rehd

  • 小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蓟药材名称小蓟拼音Xiǎo Jì别名刺儿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荠荠菜、刺角菜、白鸡角刺、小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来源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 苦玄参

    药材名称苦玄参别名蛇总管[广西]、鱼胆草、落地小金钱、四环素草来源玄参科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升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药材名称升药拼音Shēnɡ Yào别名红升、黄升、红粉来源学名:粗制氧化汞。为水银、白矾与火硝的加工品。加工后碗边的红色物质为“红升”,碗中央的黄色物质为“黄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