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唢呐花

唢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唢呐花

药材名称唢呐花

拼音Suǒ Nà Huā

别名炮胀花、炮胀筒、金鸡豇豆、两头毛、麻叶子、羊胡子草、羊奶子、燕山红、岩喇叭花

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毛子草Incarvillea arguta (Royle)Royle [Amphicome arguta (Royle)Lindl.],以根状茎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活血散瘀。用于风湿骨痛,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痈肿,骨折。

用法用量3~4钱,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唢呐花

药材名称唢呐花

拼音Suǒ Nà Huā

别名金鸡豇豆、炮胀筒、马尾连羊奶子、燕山红、羊尾草、黄鸡尾、马桶花、蜜糖花、千把刀、两头毛。撒拉花、破碗花、大花药、炮胀花、麻叶子、羊胡子草、岩喇叭花、大九加、城墙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树物毛子草的带根茎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caruillea arguta (Royle) Royle [Am-phicome arguta Royl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毛子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根茎木质,粗壮。茎扁圆柱形,红褐色。单数羽状复叶,长约15cm,互生;小叶5-11枚,卵状披针形,长3-5cm,宽15-20mm,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边缘具锯齿,上面深绿色,疏被微硬毛,下面不绿色,无毛。顶生总状花序,有花6--20ms ;aqn thg qhk gae ,ta xq 3;awx sgjqta 0.8-2.5cm;萼钟状,长5-8mm,萼齿5,钻形,长1-4mm;花冠淡红色、紫红色或粉红色,钟状长漏斗形,长约4cm,直径约2cm,花冠筒基部紧缩成细筒,裂片半圆形,长约1cm,宽约1.4cm;雄蕊4,二强,不外伸;花柱细长,柱头舌状,极薄,2片裂,子房细圆柱形。蒴果线状圆柱形,革质,长约20cm。种子细小,多数,长椭圆形,两端尖,褐丝状种毛。花期3-7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干热河谷、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化学成分叶含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熊果酸(ursolic acid),氯化钾(KCI),毛子草酮(argutone)。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毛子草氯仿提取物 200mg/kg(约为半数致死量的1/44)灌胃,对醋酸、二甲苯和组胺所致的小鼠腹腔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及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也能明显抑制,但对棉球肉芽肿无明显影响。毛子草氯仿提取物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致热家兔的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可能是毛子草抗炎和解热作用的有效部分。

2.抗氧化作用:用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ert-butyl hydoperoxide)为氧化剂使红细胞氧化,加毛干草提取物AB-2后不仅可使红细胞膜脂质的氧化物减少,又可保护膜蛋白的巯基不致氧化聚合,毛子草 AB-2可防止血红蛋白的自氧化及溶血,用电子自旋捕集法测羟自由基,结果说明毛子草AB-2可直接与羟自由基反应,可能是自由基的清除剂。

3.其他作用:从毛子草中分离出四种结晶,经鉴定分别为熊果酸、三十-烷、氯化钾及一种未知成分。并证实熊果酸为其降低转氨酶的有效成分。未知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从毛子草叶中分离得到的新吡酮毛子草酮具有抗菌活性。

毒性毛子草注射液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5±0.09g/kg,小鼠皮下注射2.4g/kg后,无明显毒副作用。当给小鼠静脉注射毛子草注射液中毒剂量时,小鼠自发活动被抑制,共济失调,最后抑制呼吸而死亡。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行气活血。主泄泻;痢疾;胃痛;胁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痈肿;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烂敷串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翻白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翻白草药材名称翻白草拼音Fān Bái Cǎo别名鸡腿根、鸡腿子、白头翁[广西、福建]、叶下白、郁苏参、鸡爪参、土洋参[湖南]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

  • 水石油菜

    药材名称水石油菜拼音Shuǐ Shí Yóu Cài别名虎牙草、地油仔、蚯蚓草、矮冷水花、苔水花、透明草、圆叶豆瓣草、坐镇草、水麻儿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齿叶矮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

  • 大浮萍

    《中药大辞典》:大浮萍药材名称大浮萍拼音Dà Fú Pínɡ别名大薸(《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

  • 乌头附子尖

    《中药大辞典》:乌头附子尖药材名称乌头附子尖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别名川乌头尖(《养生必用方》),附子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乌尖(《澹寮方》)。出处《纲目》

  • 倒地铃

    药材名称倒地铃拼音Dǎo Dì Línɡ别名假苦瓜、风船葛、带藤苦楝、灯笼草[四川]来源无患子科倒地铃属植物倒地铃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 L.,以全草入

  • 乌榄根

    《中药大辞典》:乌榄根药材名称乌榄根拼音Wū Lǎn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榄"条。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治内伤吐血、咳

  • 牡丹花

    《中药大辞典》:牡丹花药材名称牡丹花拼音Mǔ Dān Huā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淡,无毒。"功能

  • 大发散

    药材名称大发散拼音Dà Fā Sàn英文名Parish's Ironweed别名豆鼓叶、大红花远志出处始载于《云南思矛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

  • 水栀叶

    《中药大辞典》:水栀叶药材名称水栀叶拼音Shuǐ Zhī Yè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化学成分含山梨糖醇、甘露醇等多羟

  • 刺通草

    药材名称刺通草拼音Cì Tōnɡ Cǎo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