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天蓬草

天蓬草

《中药大辞典》:天蓬草

药材名称天蓬草

拼音Tiān Pénɡ Cǎo

别名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吴檀(《植物学大辞典》),寒草、金线吊葫芦(《福建民间草药》),瓜子草、指甲草(《浙江中医杂志》23(10):17,1958),雪里开花(《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滨繁缕《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全草带根全草。2~3月采挖,洗净,阴干。

原形态越年生草本。茎纤细,下部平卧,上部有稀疏分枝,高15~30厘米,绿色或带紫色。叶对生;无柄;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毫米,宽2~8毫米,两端尖锐,金缘或边缘浅波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花柄细长如丝;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边缘膜质,光滑;花瓣5,与萼片等长或稍短,2深裂几达基部;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2~3。蒴果较宿存的萼稍长,成熟时6瓣裂。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温。"

功能主治治伤风感冒,痢疾,痔漏,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敷痔漏。"

②《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伤风感冒:雀舌草二两,红糖半两。水煎,日服两次,服药后盖被令出微汗。(《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冷痢:雀舌草二两,水煎,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痔漏:雪里花为末,湿者干掺,干者麻油调搽一二度,其痔即消缩。(《纲目拾遗》)

④治疔疮:鲜雀舌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

⑤治跌打损伤:雀舌草一两,黄酒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

⑥治毒蛇咬伤:雀舌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一握,洗净捣烂后,敷贴伤口。(④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天蓬草

药材名称天蓬草

拼音Tiān Pénɡ Cǎo

别名雪里花、寒草、金线吊葫芦雪里开花、小红娘、漫水草、文集草、鹅儿肠、兰衣参、麻丝菜、黄瓜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uliginosa Murr.[S. alsineGrimm.」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初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越年生草本,高15-30cm。茎纤细,丛生,下部平卧,上部有稀疏分枝,绿色或带紫色。单叶对生;无柄;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mm,宽2-3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或浅波状,两面无毛。花序聚伞状,顶生或腋生;花柄细冬长如丝;苞片和小苞片较小;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边缘膜质,光滑;花瓣5,白色,与萼片等长或稍短,2深裂几达基部;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2-3。蒴果较宿存的萼稍长,成熟时6瓣裂,内有多数种子。种子肾形,褐色,表面具皱纹突起。花期4-11月,果期6-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0cm,污绿色。叶对生,完整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mm,宽2-3mm,先端渐尖,全缘或浅波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光滑;花瓣5,白色,2深裂;雄蕊5;花柱2-3。蒴果,较宿等长,熟时6瓣裂。气微,味淡。

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解毒止血。主伤风感冒;泄泻;痢疾;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痈疮肿毒;痔漏;毒蛇咬伤;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609。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敷痔漏。

2.《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铁杆地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杆地柏枝药材名称铁杆地柏枝拼音Tiě Gǎn Dì Bǎi Zhī别名地柏枝[陕西]、一柱香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北京铁角蕨Asplenium pekinense

  • 兰花根

    药材名称兰花根拼音Lán Huā Gēn别名土续断、兰根、幽兰根、山兰、香花草、兰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 白牛膝

    《中药大辞典》:白牛膝药材名称白牛膝拼音Bái Niú Xī别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长深根(《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夏末秋初采

  • 木锦鸡儿

    药材名称木锦鸡儿来源豆科木锦鸡儿Caragana frutex (L.) Koch,以花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宁夏。性味肝,平。功能主治补血,活血。主治跌打损伤,痘疮。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

  • 竹叶蕉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蕉药材名称竹叶蕉拼音Zhú Yè Jiāo别名戈燕[傣名]来源竹芋科竹叶蕉Donax canaeformis (Forst.)K. Schum.,以块根或茎

  • 鸡胆

    《中药大辞典》:鸡胆药材名称鸡胆拼音Jī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性味苦,寒。①《别录》:"微寒。"②《纲目》:&qu

  • 蔓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蔓胡颓子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拼音Màn Hú Tuí Zǐ别名耳环果、羊奶果、甜棒槌、砂糖罐、桂香柳来源胡颓子科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 簇生卷耳

    药材名称簇生卷耳来源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各省。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乳痈

  • 昆明堵喇

    药材名称昆明堵喇拼音Kūn Mínɡ Dǔ Lā别名草乌、黄草乌(《云南中草药选》),大草乌(《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的块根。秋、冬采挖,去残茎、须根,

  • 竹精

    药材名称竹精拼音Zhú Jī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竹管腔内之液汁,剖竹取之。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汗斑,以鸡毛蘸水,刷上。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