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斜叶榕叶

斜叶榕叶

药材名称斜叶榕叶

拼音Xié Yè Rónɡ Yè

别名半边刀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orner[F.gibbosaB1.]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5-20m。全株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粗短,长6-15mm;托叶卵状披针形,略弯曲,长约7mm;叶片革质,变异很大,通常两侧不对称,斜菱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7cm,宽3-6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钝,一边稍阔,全缘或中部以上有波状角;叶背略粗糙,有微小的瘤状突起体,基出脉3条,侧脉5-7对,网脉在背面稍明显。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或成对腋生,扁球形或球状梨形,直径5-8mm,成熟时黄色,顶部有脐状突起,下端聚狭成柄,长5-10mm,微被柔毛;基部有少数苞片;雄花、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生于近口部,花被片4-6;雄蕊1,花丝短,有退化雌蕊;瘿花花被片与雄花相似,子房近球形,花柱侧生;雌花着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花被片4,子房斜卵形,略具乳头状突起,花柱侧生。瘦果。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山地林中或旷地、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活血通络。主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鹄绒毛

    《中药大辞典》:鹄绒毛药材名称鹄绒毛拼音Hú Rónɡ Máo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鸭科动物大天鹅的绒毛。原形态形态详"鹄油"条。功能主治汪颖《食

  • 黄精

    《中国药典》:黄精药材名称黄精拼音Huánɡ Jīnɡ别名老虎姜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 百合子

    《中药大辞典》:百合子药材名称百合子拼音Bǎi Hé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摘录《中药

  • 黄杨木叶

    药材名称黄杨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Yè别名黄杨脑(《丹溪心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黄杨醇碱E、环朝鲜黄

  •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拼音Shù Shé英文名Artist's Conk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

  • 马蓼

    药材名称马蓼拼音Mǎ Liǎo别名大蓼、墨记草、春蓼出处本品始载于《本经》中品"蓼实"条下,《本草经集注》云:"马蓼,生下湿地。茎斑,叶大有黑点。亦有两三种......"《蜀本草》:"《图经》云:蓼类

  • 点乳冷水花

    药材名称点乳冷水花拼音Diǎn Rǔ Lénɡ Shu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点乳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glaberrima(B1.)B1.[Urtica glab

  • 桐叶千金藤

    药材名称桐叶千金藤拼音Tónɡ Yè Qiān Jī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Hernandialeaf Stephania别名毛千金藤。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千金

  • 小羊肚菜

    药材名称小羊肚菜别名小羊肚菌、美味羊肚菌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小羊肚菜Morchella deliciosa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生于稀疏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

  •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