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涩草

涩草

《中药大辞典》:涩草

药材名称涩草

拼音Sè Cǎo

别名锦标草、金钱标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银叶委陵菜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极租,微弯,淡黄色,直径约1.5厘米。单数羽状复叶,基生;羽轴长8~13厘米,被白色细长柔毛;小叶通常11~16对,疏密不等,互生,无柄,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8毫米,先端钝圆,边缘有密尖锯齿,两面均被银灰色丝状毛,有光泽。花排列成不完整的伞形花序,花轴长于叶,具叶状苞片;花小,直径5毫米;花萼扩张,卵形,上面被丝状毛,5裂,裂片尖,副萼5片,介于萼片之间,线状披针形;花瓣5,倒卵形,先端钝圆,较萼片为长,黄色;雄蕊多数,分离;心皮多数,1室,花柱短,脱落。瘦果小,近于无毛,通常有光泽。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高山之阳坡。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性微寒,味涩、甘,无毒。

功能主治治风热声哑,湿痰风邪,腹痛下痢及妇女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涩草

药材名称涩草

拼音Sè Cǎo

英文名Root of Silverleaf Cinquefoil

别名涩叶、锦标草、金线标、锦线镖、红地榆、白斑人参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银叶委陵菜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leuconota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银叶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10-45cm。根茎粗大。花茎直立或上升,被伏生或稍微开展长柔毛。基生叶总叶柄被伏生或稍微开展长柔毛;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白色绢毛;间断羽状复叶,稀不间断,有小叶10-36对,对生或互生,最上面2-3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其余小叶无柄;小叶片长圆形、椭圆形或椭圆卵形,长0.5-3cm,宽0.3-1.5cm,向下逐渐缩小,在基部多呈附片状,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或渐尖锯齿,上面被伏生长柔毛,稀脱落近无毛,下面密被银白色绢毛,脉不明显;茎生叶1-2,与基生叶相似,小叶3-7对,托叶草质,边缘深撕裂状或有深齿。花两性;花序集生于花茎顶端,呈假伞形花序,花梗被白色伏生长柔毛,基部有叶状总苞;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5,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比萼片稍短,全缘,外被白色长柔毛;花直径0.8-1cm;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钝,黄色;花柱侧生。瘦果光滑无毛。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4600m的山坡草地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台湾、湖北等地。

性状根圆柱形,长10cm以上,直径1-1.5cm,;外表棕红色,粗糙,有裂纹,有时具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木心亦呈棕红色,具车轮纹。无臭,味涩。

性味涩;甘;微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风热声哑;肺痈;腹痛下痢;妇女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角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风毛菊药材名称三角叶风毛菊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来源菊科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 (DC.)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银不换

    《中药大辞典》:银不换药材名称银不换拼音Yín Bú Huàn别名毛蔘箕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银锁匙、金线风(《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斑鸠占叶

    药材名称斑鸠占叶拼音Bān Jiū Zhàn Yè别名战骨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黄毛豆腐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

  • 鸭脚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脚艾药材名称鸭脚艾拼音Yā Jiǎo ài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

  • 太平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平莓药材名称太平莓拼音Tài Pínɡ Méi来源蔷薇科太平莓Rubus pacificus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北

  • 梅叶

    《中药大辞典》:梅叶药材名称梅叶拼音Méi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片。性味《纲目》:"酸,平,无毒。"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煎

  • 黑果

    药材名称黑果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来源蔷薇科黑果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甘肃、四川、贵州。性味微涩,平。功能

  • 鬼针草

    《中药大辞典》:鬼针草药材名称鬼针草拼音Guǐ Zhēn Cǎo别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

  • 芸苔

    药材名称芸苔拼音Yún Tái别名胡菜(《通俗文》),寒菜(《百病方》),台菜(《埤雅》),芸薹菜(《日用本草》),薹芥(《沛志)),青菜(《随息居饮食谱》),红油菜(《四川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