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粤瓦韦

粤瓦韦

药材名称粤瓦韦

拼音Yuè Wǎ Wéi

英文名kuangtung Lepisorus

别名小金刀、叶下子、大茅镰、骨牌伸筋、独立枝生、剑丹、一枝枪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粤瓦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Obscure-venuiosus (Hayata)Ching[Polypodium obscure-venulosum Hayat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25-40cm。根茎横生,被黑色、卵状披针形鳞片,顶端长渐尖,边缘具微齿,最后脱落。叶远生;叶柄长3-6cm,基部被鳞片,黑褐购,向上无毛;叶片革质,狭披针形,长25-35cm,宽2-3cm,中部以下最宽,两端渐狭,先端长渐尖或呈尾状,基部楔形,全缘,深绿色,上面有斑点状水囊,下面沿中脉附近疏生鳞片,干后略反卷;中脉两面稍隆起,侧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圆形,橙黄色,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位于中脉与叶边中央。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肺、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止血。主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烫火伤;蛇咬伤;小儿惊风;呕吐腹泻;热淋;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6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湖南药物志》:用于咽喉肿痛、小儿惊风、肾炎、尿道炎。吐血、肠胃炎、烧烫伤、蛇咬伤;孢子囊群用治麻疯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鸦葱

    药材名称小鸦葱拼音Xiǎo Yā Cōnɡ别名鸦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矮鸦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orZonera subacaulis (Regel) Lips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

  • 红陈艾

    药材名称红陈艾别名狭叶艾、水蒿、刘寄奴[四川]来源菊科艾属植物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以全草入药。秋季采,多鲜用。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破血行瘀,下气通络。用于

  • 伏毛山豆根

    药材名称伏毛山豆根别名苦参来源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 Y. Wu,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治肠炎腹泻,腹胀,胃痛,咽喉痛。

  • 女贞根

    《中药大辞典》:女贞根药材名称女贞根拼音Nǚ Zhēn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根,9~10月采挖。性味《重庆草药》:"苦,平,无毒。"功能主治《重庆草药》:&q

  • 七星鱼

    药材名称七星鱼拼音Qī Xīnɡ Yú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鳃鳗来源七鳃鳗目(八目鳗目)鳗科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 Berg;日本七鳃鳗L. japonica (Marten

  • 小柿子

    《中药大辞典》:小柿子药材名称小柿子拼音Xiǎo Shì Zi别名地石榴、跳八丈(《云南中草药》),小面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万卖(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

  • 锅粑

    药材名称锅粑拼音Guō Bā别名饭焦、焦锅粑来源米饭贴锅烧成焦黄色者。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厚肠胃,助消化。饭食成积,伤寒食复(病后消化障碍,食积腹痛)。焦锅粑炒成炭,研细末,每服1~2钱,温水送服

  • 番木瓜叶

    《中药大辞典》:番木瓜叶药材名称番木瓜叶拼音Fān Mù Guā Yè出处《中国树木分类学》来源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叶。化学成分叶含番木瓜碱、ψ-番木瓜碱、维生素E_36毫克%。功

  • 凤仙透骨草

    药材名称凤仙透骨草拼音Fènɡ Xiān Tòu Gǔ Cǎo别名透骨草、凤仙梗、凤仙花梗、凤仙花秸、凤仙花杆出处本品原植物形态描述始见于《救荒本草》,名“小桃红”。《本草正》云:“(凤仙花)善透骨通

  • 白梅

    《中药大辞典》:白梅药材名称白梅拼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