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羽萼

羽萼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萼

药材名称羽萼

别名马跨皮、野山茶、黑羊巴巴

来源唇形科羽萼Colebrookia oppositifolia Smith,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消炎,止血。主治鼻衄,咳血。外用治外伤出血,皮炎,癣。

用法用量5钱;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研粉撒伤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羽萼

药材名称羽萼

拼音Yǔ è

别名野山茶、马垮皮、黑羊巴巴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羽萼木的叶或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brookea oppositi folia Smith

采收和储藏:丛春、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羽萼木,灌木,高1-3m。多分枝。茎、枝密被绵毛。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柄长0.8-2.5cm,密被绒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10-20cm,宽3-7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小圆齿状锯齿,上面被微柔毛,下面被绒毛。圆锥花序顶生,由穗状花序组成,通常长10-15cm,密被绒毛或绵状绒毛,穗状花序长4-7cm,其下承以总苞状苞片,小苞片线形,长约1mm,花白色,长约2mm,雄花和两性花异株;雌花;花萼钟形,长约1.5mm,萼齿5,被有羽毛;花冠细小,冠筒几与花萼等长或略超出,外面被微柔秘,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略大;雄蕊4,不发育内藏子房4裂,先端具柔毛,花柱伸出长达花冠1倍,柱头2裂。两性花:花萼微小,长约0.6mm,萼齿5,被有羽毛;花冠长约3mm,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卵状长圆形形,雄蕊4,发育,前对稍长,伸出;子房4裂,花柱略伸出,柱头2裂。小坚果倒卵形,长约1mm,黄褐色,先端具柔毛。花期1-3月,果期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200m的热带地区的稀树林或灌木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解毒止痒。主鼻衄;咳血;外伤出血;皮炎;癣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华西小石积

    药材名称华西小石积拼音Huá Xī Xiǎo Shí Jī别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马屎果、蒿叶叶、地石榴、小黑果、老鸦果、小石积木、沙糖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华西小石积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

  • 龙骨风

    药材名称龙骨风拼音Lónɡ Gǔ Fēnɡ别名飞天蠄蟧、大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C

  • 小羊肚菜

    药材名称小羊肚菜别名小羊肚菌、美味羊肚菌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小羊肚菜Morchella deliciosa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生于稀疏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

  • 草乌叶

    药材名称草乌叶拼音Cǎo Wū Yè英文名FOLIUM ACONITI KUSNEZOFFII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

  • 佛甲草

    《中药大辞典》:佛甲草药材名称佛甲草拼音Fó Jiǎ Cǎo别名火烧草、火焰草(《履巉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

  • 蘡薁藤

    药材名称蘡薁藤拼音Yīnɡ Yù Ténɡ别名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

  • 玉兰花

    药材名称玉兰花拼音Yù Lán H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木兰科植物玉兰的花蕾。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辛夷"条。性味《纲目拾遗》:"性温。"功能

  • 蜢臂兰

    药材名称蜢臂兰拼音Měnɡ Bì Lán别名鸡腿莲、过天涯、落山脚、山槟榔、上石虾、石壁风、老虎牙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a corneri Reichb.f

  • 藤乌

    药材名称藤乌拼音Ténɡ Wū别名羊角七、老汉背娃娃、藤草乌、白乌头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去粗皮,醋煮1小时

  • 小筋骨藤

    《中药大辞典》:小筋骨藤药材名称小筋骨藤拼音Xiǎo Jīn Gǔ Ténɡ别名小黄鳝藤(《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筋骨藤的全草。春、夏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