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苘麻

苘麻

《中药大辞典》:苘麻

药材名称苘麻

拼音Qǐnɡ Má

出处《唐本草》

来源锦葵科植物苘麻全草

原形态苘麻,又名:白麻(《纲目》),青麻、野苎麻八角乌、孔麻。

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达3~4米。茎直立,具软毛。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8~18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2.5厘米,粗壮;花萼绿色,下部呈管状,上部5裂,裂片圆卵形,先端尖锐;花瓣5;黄色,较萼稍长,瓣上具明显脉纹;雄蕊简甚短;心皮15~20,长1~1.5厘米,顶端平截,轮状排列,密被软毛,各心皮有扩展、被毛的长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开;种子肾形、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常见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国各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芸香甙0.2%。

性味《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苦,平。"

功能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捣敷。

复方治痈疽肿毒:苘麻鲜叶和蜜捣敷。如漫肿无头者,取鲜叶和红糖捣敷,内服子实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苘麻

药材名称苘麻

拼音Qǐnɡ Má

英文名Herb of Chingma Abutilon, Herb of Piemarker

别名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绿箐、野苘、野麻、鬼馒头草、金盘银盏。

出处出自《唐本草》。

本草纲目》: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人亦种之。叶大如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状如黄葵子,其茎轻虚洁白,北人取皮作麻。其嫩子。小儿亦食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A.avicennae Gaert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苘麻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2m。茎枝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12cm,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圆心形,长5-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边缘具细圆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3cm,被柔毛,近顶端具节;花萼杯状,密被短绒毛,裂片5,卵形,长约6mm;花黄色,花瓣倒卵形,长约1cm;雄蕊柱平滑无毛;心皮15-20,长1-1.5cm,先端平截,具扩展、被毛的长芒2,排列成轮状,密被软毛。蒴果半球形,直径约2cm,长约1.2cm,分果丬15-20,被粗毛,顶端具长芒2。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

生境分部常见路旁、荒地和田野间。我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地均产,东北各地也有栽培。

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rutin)。

性味苦;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开窍。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睾丸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

2.《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雪里见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里见药材名称雪里见拼音Xuě Lǐ Jiàn别名半截烂、躲雷草来源天南星科雪里见Arisaema rhizomatum C. E. C. Fischer,以块茎入药。生

  • 祖师麻

    《中药大辞典》:祖师麻药材名称祖师麻拼音Zǔ Shī Má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

  • 葱须

    《中药大辞典》: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①《别录》

  • 扇叶阴地蕨

    药材名称扇叶阴地蕨拼音Shàn Yè Yīn Dì Jué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

  • 中亚天仙子

    药材名称中亚天仙子来源茄科中亚天仙子Hyoscyamus pusillus L.,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西藏。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摘

  • 乌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榄药材名称乌榄拼音Wū Lǎn别名木威子、黑榄来源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根:淡,平。叶:微苦、微涩,

  • 九节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节风药材名称九节风别名水麻来源荨麻科九节风Pilea symmeria Wedd. var. salwinensis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

  • 莲生桂子草根

    药材名称莲生桂子草根拼音Lián Shēnɡ Guì Zǐ Cǎ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的根。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平,有毒。"

  • 鸢油

    《中药大辞典》:鸢油药材名称鸢油拼音Yuān Yóu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鸢油和烟油,搽癞子。摘录《中药大辞典

  • 地贵草根

    药材名称地贵草根拼音Dì Guì Cǎo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滇桂蛇根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滇桂蛇根草,又名:地贵草。亚灌木,高约50厘米。上部分枝,枝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