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虎睛

虎睛

药材名称虎睛

拼音Hǔ Jīnɡ

别名虎眼睛(《别录》)。

出处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猫科动物眼睛。将虎睛成对割下,放在炒热的谷子内烘,冷后再炒再烘,至干燥为度。

生境分部产于东北及华南各地。

性状呈椭圆形,皱缩,睛黑色,周围和背面橙黄色,有腥气。

炮制雷公炮炙论》:"用虎睛,先于生羊血中浸一宿,漉出,微微火上焙之干,捣成粉,候众药出,取合用之。"

功能主治镇惊,明目。治惊悸,癫痫,目翳。

①《别录》:"疗癫。"

②《千金·食治》:"主惊痫。"

③孟诜:"主疟病,小儿热,惊悸。"

④《纲目》:"明目去翳。"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复方①治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讝语:虎睛一对(微炒),犀角屑、远志(去心)、栀子仁,大黄各一两。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虎睛丸)

②治小儿惊痫掣疭:虎睛细研,水调灌之蛊,大小加减服之。(《经验后方》)

③治小儿夜啼:大虫眼睛一只,为散,以竹沥调少许与吃。(姚和众)

④治疟,发作时节不定,寒热甚者:虎睛一枚(生捣细末)腊月猪血少许,朱砂一分(细研),阿魏一分(研末)。上件药,都研令匀,用粽子尖七枚,和丸如黍粒大。以绵裹一丸,纳鼻中。(《圣惠方》)

各家论述《本草述》:"大抵虎睛所治之痫,属于肝心二脏居多。然治小儿诸痫,如地龙散,亦有用之者。"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青刺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刺尖药材名称青刺尖拼音Qīnɡ Cì Jiān别名炮筒果、牛奶捶、鸡蛋糕、梅花刺、枪子果、打枪果、阿那斯、狗奶子、蒙自扁核木来源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

  • 川乌头

    《中药大辞典》:川乌头药材名称川乌头拼音Chuān Wū Tóu别名川乌(《金匮要略》)出处侯宁极《药谱》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

  • 大红毛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毛叶药材名称大红毛叶别名大钩藤叶、大巴巴叶、大翅子树、大红毛花来源梧桐科大红毛叶Pterospermum grande Craib,以茎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微凉。气香

  • 地莓子

    《中药大辞典》:地莓子药材名称地莓子拼音Dì Méi Zǐ别名黄帽子、黄刺儿根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果悬钩子的根。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原形态低矮半灌木状

  • 杜鹃花根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根药材名称杜鹃花根拼音Dù Juān Huā Gēn别名翻山虎、搜山虎(汪连仕《采药书》)。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

  • 鲛鱼翅

    药材名称鲛鱼翅拼音Jiāo Yú Chì别名鲛鲨翅(《医林纂要》),沙鱼翅(《纲目拾遗》),金丝菜(《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性味①《医

  • 柳枝

    《中药大辞典》:柳枝药材名称柳枝拼音Liǔ Zhī别名杨柳条(《摘元方》),柳条(《芷园臆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全年可采。原形态垂柳,又名:小杨(《说文》),杨柳(《本草

  • 通骨消

    药材名称通骨消拼音Tōnɡ Gǔ Xiāo别名白狗肠(《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节明显,略膨大。叶

  • 茶树根

    《中药大辞典》:茶树根药材名称茶树根拼音Chá Shù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根。化学成分新鲜根含水苏糖、棉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并含少量多酚化合物(

  • 白螺蛳壳

    《中药大辞典》:白螺蛳壳药材名称白螺蛳壳拼音Bái Luó Sī Ké别名白螺壳(《肘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同属动物的陈旧螺壳。于破败的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