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过路惊

过路惊

药材名称过路惊

拼音Guò Lù Jīnɡ

英文名Fourangled Bredia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过路惊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quadrangularis Cog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0.3-1.2m。芭圆柱形或略四棱形,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翅,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坚纸质,卵形至椭圆形,长2.5-5cm,宽1.5-2.5cm,先端短渐尖,钝圆,基部楔形,边缘具浅锯齿或近全缘,两面无毛;基脉3出,表面微凹,背面隆起,侧脉不明显。取决伞花序,腋生于枝条项端,有花3-9朵功略多,无毛;花梗长约5mm,下弯;花4数,花萼短钟形,具4棱,长约2.5mm,裂片呈浅波状,先端具小短尖头;花瓣玫瑰色至紫色,卵形,先端急尖,略偏斜,长约5mm,宽约3mm;雄蕊4长4短,长者约8.5mm,花药披针形,呈镰状弯曲,长约3.5mm,花隔下延呈短柄,短者长约7mm,花药长约3mm,基部具小瘤,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半下位,扁球形,先端具4个有浅裂的突起,无毛。朔果杯形,四棱形,先端平截,露出宿存萼外,宿存萼浅杯形,四棱形,先端冠以浅波状宿存萼片,长约3mm,直径约4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坡、山谷林下,有湿地方或路旁。

资源分布:妥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药理作用实验证明,过路惊与多种镇静催眠药有协同作用。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熄风定惊。主小儿惊风;夜间啼哭;夜啼

用法用量内服: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用于小儿惊风,夜间惊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树叶

    药材名称红树叶拼音Hónɡ Shù Yè英文名Bruguiera gymnorrhiza (L.)Lam.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木榄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gymnorrhi

  • 栗壳牛肝菌

    药材名称栗壳牛肝菌别名点柄粘盖牛肝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栗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L. ex Fr.) Kuntze.,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于松林内地上,

  • 伤寒头

    药材名称伤寒头拼音Shānɡ Hán Tóu别名细叶香茶菜、虫牙药、月风草、牛尾巴蒿、三叉金、三姐妹、三托艾、大箭根、老人风、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轮叶香茶

  • 大刺儿菜

    《中药大辞典》:大刺儿菜药材名称大刺儿菜拼音Dà Cì ér Cài别名大蓟,绛策尔那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刺儿莱的全草。8~10月

  • 毛茄

    药材名称毛茄拼音Máo Qié英文名root of Hairy Nightshade别名羊不食、大叶毛刺茄、毛果牙卡、大祥颠茄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毛茄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

  • 山梅花根皮

    药材名称山梅花根皮拼音Shān Méi Huā Gēn Pí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绢毛山梅花的根皮。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5

  • 翻白叶

    《中药大辞典》:翻白叶药材名称翻白叶拼音Fān Bái Yè别名小管仲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委陵菜的根。春、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龙州线蕨

    药材名称龙州线蕨拼音Lónɡ Zhōu Xiàn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龙州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morsei Chi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

  • 金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兰药材名称金兰来源兰科金兰Cephalanthera falcata (Thunb.)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华东。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治喉痛,牙痛

  • 刺芋

    药材名称刺芋拼音Cì Yù别名野茨菇、山茨菇来源天南星科刺芋属植物刺芋Lasia spinosa (L.)Thwaites [L. heterophylla Schott],以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