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长叶山竹子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

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

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

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cinia Schefferi Pier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叶山竹子 乔木,高10-15m。树干直径10-15cm;树皮粗糙,棕褐色,有黄色浆汁,在阳光下变黑,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10-20mm,粗约2mm;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3-6cm,先端圆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中脉在上面微下陷,下面隆起,侧脉28-30,在下面明显凸起。花杂性,异株;雄花序顶生,具花3-6朵;花梗长约10mm;雄花单生,花梗短,四棱形;萼片4,花瓣4,膜质,倒卵状阔椭圆形,长14-15mm,先端宽,基部渐狭;雄蕊多数,4束,雄蕊花丝合生成块状,花药多数,较退化子房长,退化房四棱形;雌花萼片4,花瓣4,子房圆筒形或长圆形,长约10mm,花柱短,肥厚,8浅裂。浆果阔椭圆形,长约3.5cm,宽约3cm,光滑,先端具无柄、扁平、边缘细裂的宿存柱头。种子长圆形或近圆柱状,长1.2-1.3cm,径6-7mm。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丛林中。

资源分布:原产越南北部,我国广东引入栽培。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烧伤;烫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味微苦、涩、性平。有消肿、散热毒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猴楠

    药材名称猴楠拼音Hóu Nán别名香樟、牛筋条、牛荆树来源樟科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 [C. hupehanum Gamble],以根皮、果实入药

  • 土砂仁

    药材名称土砂仁拼音Tǔ Shā Rén出处《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果实或种子。秋季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姜"条。生境分部产福建、广东等地。性状干燥果实阔椭

  • 林背子

    药材名称林背子拼音Lín Bèi Zǐ别名野漆树根(《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

  • 草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柏枝药材名称草柏枝拼音Cǎo Bǎi Zhī别名松叶接骨草、松叶蒿、蜈蚣草来源玄参科松蒿属植物草柏枝Phtheirospermum tenuisectum Bur. et Fra

  • 剪刀草

    《中药大辞典》:剪刀草药材名称剪刀草拼音Jiǎn Dāo Cǎo别名塔花(《植物学大辞典》),玉如意(《苏州本产药材》),山薄荷、土薄荷(《泉州青草药》),野薄荷(《泉州本草》),野仙人草、小叶仙人草

  • 小一口血

    药材名称小一口血拼音Xiǎo Yì Kǒu Xuè别名石上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石上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bretschneideriana Hemsl.采收和储藏

  • 矩镰荚苜蓿

    《中药大辞典》:矩镰荚苜蓿药材名称矩镰荚苜蓿拼音Jǔ Lián Jiá Mù Xu别名莫桑河(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矩镰荚苜蓿的全草。7~8月采收

  • 无风自动草

    药材名称无风自动草拼音Wú Fēnɡ Zì Dònɡ Cǎo别名刷把草、怀胎草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喜马拉雅柳叶菜Epilobium himalayense Hauss

  • 鳢鱼肠

    《中药大辞典》:鳢鱼肠药材名称鳢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别录》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肠。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以五味炙,贴痔瘘及蚛骭,良久即去之。"

  • 山里红

    药材名称山里红拼音Shān Lǐ Hónɡ别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川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