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鷩雉

鷩雉

药材名称鷩雉

拼音Bì Zhì

别名赤鷩(《山海经》),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经》),金鸡(《纲目》)。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

原形态体长约100厘米。嘴短而坚,呈角黄色。眼褐色,睑部裸出,呈肉黄色。雄者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覆盖颈上;脸、颏和喉锈红色;后颈围以金棕色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各羽边缘有蓝黑色双条细边;上背浓绿,羽缘为绒黑色;背的余部和腰均深金黄色,腰侧转深红,各羽羽支散离如发;尾长占体长的3/4,中央尾羽极长,黑褐色,满布桂黄色点斑;外侧尾羽呈桂黄色和黑褐色波状横斑相间状;尾上覆羽基部亦然,端部转为深红色;肩羽暗红,最内侧飞羽及其覆羽深蓝色;次级飞羽及其覆羽均黑色而缀以栗色;初级飞羽暗褐,其边缘棕黄色。下体自喉以次几纯为深红色,肛周淡栗。脚短而健,呈角黄色。雌鸟头顶和后头黑褐而杂以肉桂黄色;上背棕色而具黑褥横斑;翼上黑斑更粗;上体余部棕褐,密缀以黑色虫蠹状纹;尾端形尖而色亦较淡;胸和胁棕黄色杂有黑斑;腹几为纯棕色;尾下覆羽亦具黑斑。

生境分部平时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多岩的山地及岩坡,出没于矮树丛和竹林间。善奔驰,很少见其起飞。分布地区自青海东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南抵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①《纲目》:"甘,温,微毒。"

②《医林纂要》:"甘辛,温。"

功能主治《医林纂要》:"功用同雉(温中补虚,益肝和血)。"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狗狗秧

    《中药大辞典》:狗狗秧药材名称狗狗秧拼音Gǒu Gǒu Yānɡ别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日本天剑的根及全草。夏秋连根挖出,切段,晒干。原

  • 黄泡果

    药材名称黄泡果拼音Huánɡ Pào Guǒ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果实。春、夏采收。性味酸,平。功能主治补肾涩精。治神经衰弱,多尿,遗精,早泄。用法用量内服:煎

  • 伽果

    药材名称伽果拼音Gā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桑科植物杯萼海桑的发酵果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neratia alba J. Smilth[Rhi-zophora caseolaris L.]采

  • 小牛力

    《中药大辞典》:小牛力药材名称小牛力拼音Xiǎo Niú Lì别名土甘草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疏叶美花崖豆藤,又名:老秧

  • 脱力草

    药材名称脱力草拼音Tuō Lì Cǎo别名野蚊子草(《苏南种子植物》),苍蝇花(《中药志》),水白参、白花壹瓶、小叶鲤鱼胆、瞿麦沙参、八月白、白花瞿麦、小仙桃草、白葫芦、蛇王草(《浙江民间常

  • 杜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松药材名称杜松拼音Dù Sōnɡ别名刺柏、杜松子、崩松、棒松来源柏科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 [J. utilis Koidz

  • 小蓝花地丁

    药材名称小蓝花地丁拼音Xiǎo Lán Huā Dì Dīnɡ别名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大冠远志、小丁香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 var.

  • 落地荷花

    《中药大辞典》:落地荷花药材名称落地荷花拼音Luò Dì Hé Huā别名九头青、鲤鱼胆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五岭龙胆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干用。原形

  • 白牛胆根

    药材名称白牛胆根拼音Bái Niú Dǎn Gēn别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面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cappa (Buch

  • 岩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陀药材名称岩陀拼音Yán Tuó别名毛青红、九叶岩陀、毛七、毛头三七、血三七[云南]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