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藁本

黄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藁本

药材名称黄藁本

来源伞形科黄藁本Ligustic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藁本

药材名称黄藁本

拼音Huánɡ Gǎo Běn

别名藁本、滇藁本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odielisa yunnanensis Wolff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未开花前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纺锤形,长5-12cm,表面有环状细纹,黄灰色。茎近基部及茎1/3处即有分枝,有纵条纹,光滑无毛。基部叶叶柄长5-13cm,基部有膜质叶鞘,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羽片4-6对,末回裂片阔卵形,长5-15mm,宽4-12mm,无柄,边缘深裂或有不规则的缺刻状锯齿,齿缘稍增厚,两面无毛,叶脉于背面隆起。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长达15cm;总苞片无或少数;伞辐6-8,形展,长2-6cm;小总苞片7-9,狭线形,长约5mm;小伞形花序有多数小花;萼齿钻形,急尖;花瓣白色,近圆形,先端有内折小舌片,中脉1条;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外反曲。双悬果狭卵形,向上渐狭,光滑,果棱丝状;分生果半圆柱形,背部突起,合生面近平直,每棱槽内有油管2-3,合生面油管4。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500m的山坡草地、疏林或岩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止痛;利尿。主感冒;咳嗽;头痛;风湿痹痛;风水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蛤壳

    药材名称海蛤壳拼音Hǎi Há Ké别名海蛤(《本经》),蛤壳(《本草原始》)。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原形态

  • 梗通草

    《中药大辞典》:梗通草药材名称梗通草拼音Gěnɡ Tōnɡ Cǎo别名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9~10月采

  • 马尾千金草

    《中药大辞典》:马尾千金草药材名称马尾千金草拼音Mǎ Wěi Qiān Jīn Cǎo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石松科植物马尾千金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福建柏

    药材名称福建柏拼音Fú Jiàn Bǎi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福建柏的心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 Henry et

  • 芦荟

    《中国药典》:芦荟药材名称芦荟拼音Lú Huì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

  • 硇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硇砂药材名称硇砂拼音Náo Shā别名紫硇砂、白硇砂、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淡硇砂来源药材有紫硇砂和白硇砂两种。紫硇砂为紫色食盐,白硇砂为含氯化铵类的一种矿石,通常

  • 朴树

    药材名称朴树拼音Pò Shù别名小叶牛筋树来源榆科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以根皮、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华南、华东各省。功能主治主治腰痛。外用治漆疮。用法用

  • 蜘蛛七

    药材名称蜘蛛七别名珍珠七、马蹄、七星、七里香、地花椒、拔地麻来源败酱科蜘蛛七Valeriana fauriei Briq.,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根:主治气痛,心痛,腹痛,神经衰弱。全

  • 曼陀罗子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子药材名称曼陀罗子拼音Màn Tuó Luó Zǐ别名醉葡萄(《广西通志》),天茄子、胡茄子(《分类草药性》),狗核桃(《贵州民间方药集》),风茄果

  • 南烛

    药材名称南烛别名牛醉木、小米柴来源杜鹃花科南烛属植物南烛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以茎、叶及果入药。茎、叶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辛、微苦,温。有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