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六味地黄丸

加减六味地黄丸

《疬科全书》:加减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地黄丸

处方茯苓1两5钱,熟地4两,泽泻8钱,炙甘草5钱,枸杞1两5钱(盐水炒),萸肉1两5钱,青皮5钱(盐水炒),半夏8钱,粉丹皮8钱,煅龙骨1两,煅牡蛎1两,杜仲1两(炒黑),白芥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切勿火焙。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固脾。主寒痰凝结所致的阴火疠,颈际夹起,大如卵形,坚硬异常,或一边,或两边,或带小核数粒,体质羸弱或后天亏损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晚饭后淡盐汤送下。加减作汤剂亦可。

若唇舌常白,面色萎黄,脉沉迟无力,须兼用附、桂。

摘录《疬科全书》

《医学碎金录》引《家庭常识》第七集:加减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6两,山药4两,茯苓2两,丹皮2两,莲须1两,龙骨3两(生研,水飞),芡实2两,萸肉4两,鱼鳔胶(蛤粉炒成珠)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遗精,体虚不甚者。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3钱。

各家论述此方系六味地黄丸去泽泻,加龙骨芡实莲须鱼鳔胶组成。方中熟地、萸肉、山药鱼鳔芡实为强壮药;龙骨茯苓、丹皮为镇静药;莲须芡实龙骨为制泌药,合而为强壮镇静制泌之复方。

摘录《医学碎金录》引《家庭常识》第七集

方出《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加减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地黄丸

处方生地15g,丹皮9g,茯苓9g,泽泻9g,山药9g,当归9g,丹参9g,茜草9g,红花9g,生甘草6g。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活血软坚。主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摘录方出《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猜你喜欢

  • 护阳和阴汤

    药方名称护阳和阴汤处方白芍5钱,炙甘草2钱,人参2钱,麦冬(连心炒)2钱,干地黄(炒)3钱。功能主治温病热入血室,医与两清气血,邪去其半,脉数,余邪不解者。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各家论

  • 拔脓净

    药方名称拔脓净处方红升丹、乳香、没药、穿山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排脓止痛,祛腐生新。主窦道、瘘管、慢性骨髓炎窦道、褥疮、手术后伤口感染,以及其他感染创面,脓肿破溃。用法用量撒患处。摘录《上海市药品标

  • 僵蚕汤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僵蚕汤药方名称僵蚕汤处方好末茶30克 白僵蚕30克功能主治治喘嗽,喉中如锯,不能睡卧。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放碗内,倾沸汤150毫升,用盏盖定。临卧再添汤点服。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

  • 七宣丸

    药方名称七宣丸处方柴胡(去苗,洗)枳实(爁)木香诃藜勒皮各150克桃仁(去皮、尖,爁)甘草(爁)各180克大黄(面裹,煨)45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气滞郁结,宿食不消,胸

  • 鹿茸世宝丸

    药方名称鹿茸世宝丸处方鹿茸(酥涂,炙)1两,附子(炮,去脐)1两,白术(炒)1两,阳起石(烧赤)1两,椒红(炒出汗)1两,成炼钟乳粉1两,苁蓉(酒浸,炙)1两,人参(去芦)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

  • 进食丹

    药方名称进食丹处方木香1两,丁香1两,肉豆蔻1两,黄橘皮3分,人参3分,藿香3分,白术3分,神曲3分,麦糵3分,荗3分,槟榔1个,半夏5分。制法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开胃健脾,消化积滞,止恶心

  • 复全膏

    药方名称复全膏处方蜜蜂21个蛇蜕2.4克功能主治治瘰疬未破。用法用量上用香油120毫升,入二味,慢火熬化,滤滓入光扮60克,以桑枝急搅候冷,在水中浸七昼夜,纸上摊贴患处。摘录《疡科选粹》卷四

  • 龙砂

    药方名称龙砂处方蚕砂1斗(合千里光烧灰,以滚童便淋汁5碗),甘石2两(打碎如豆,入铜锅内,用白童便浸出2指,桑柴煮干,取起,再浸再煮,如此7次,尝苦咸味方止。如淡再煮。每次要焙干,取起听用。)。制法上

  • 法制芽茶

    药方名称法制芽茶处方芽茶500克(拣净,冷水洗,烘干)白檀香末15克白豆蔻末15克 片脑3克(另研)制法用甘草膏拌匀茶,将前三味散为衣,晒干。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食止渴,解酒。用法用量不拘时嚼咽。摘录

  • 小龙荟丸

    药方名称小龙荟丸处方当归草龙胆(酒洗)山栀(炒)黄连(炒)川芎各15克大黄(煨)15克芦荟9克木香3克制法上药为末,入麝香少许,粥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肝胆火盛之胁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