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皮膏

柏皮膏

《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5两,生地黄半斤,桑白皮2两,杏仁(研碎)3两,大青3两,竹叶2升(切)。

制法上切,以炼猪脂3斤,缓火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密贮。

功能主治止痛灭瘢。主汤火疮。

用法用量日夜3易。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

普济方》卷二九○: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鸡子3个(煮熟,去白用黄,入深厚黑盏内,于慢火上熬成黑油出为度),轻粉半钱,川黄连1分,槟榔1分,木香1分(为末)。

制法上用鸡子油调,封疮口,以干为度。

功能主治疮口穿溃不愈。

用法用量本方名柏皮膏,但方中无柏皮,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白皮3两,当归1两,薤白5两,猪脂1斤。

制法上4味,除薤白、猪脂外,细锉,熬脂令沸,下诸药煎,候薤白赤黑色,以绵布绞去滓,瓷合盛。

功能主治灸疮发肿,火毒疼痛。

用法用量涂敷疮上,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幼幼新书》卷三十八引《婴孺方》: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3合,槐白皮3合,生地汁8分,蛇含(生)8分,栀子仁6分,甘草4分,黄柏4分。

制法上切,以猪脂1升半,小火煎为膏,去滓。

功能主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八引《婴孺方》

《鬼遗》卷五: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去黑皮,用白肉)3斤。

功能主治火疮、乳痈。

用法用量方中柏皮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鬼遗》卷五

《圣惠》卷六十八: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树白皮末4两,猪脂半斤(炼为油),伏龙肝末4两。

制法上同熬成膏,滤去滓,入瓷器中收。

功能主治灸疮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时,薄薄涂之,上以油单隔,软帛裹。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 炼盐散

    药方名称炼盐散处方雪白盐(入瓷瓶内筑10分实,以瓦盖顶,黄泥涂封,火煅1日,取出放阴地上1夜,用密器收)1两,白茯苓1两,山药(炒)1两。制法上为末,入盐1两研和;用沸汤浸枣取肉,研,夹炼蜜再为丸,如

  • 奔豚丸

    《东垣试效方》卷二:奔豚丸药方名称奔豚丸处方厚朴(姜制)7钱,黄连(去须,炒)5钱,白茯苓(去皮,另末)2钱,川乌头(炮)半钱,泽泻2钱,苦楝(酒煮)3钱,玄胡1钱半,全蝎1钱,附子(去皮)1钱,巴豆

  • 北杏炖雪梨

    药方名称北杏炖雪梨处方北杏10个 雪梨1个 白砂糖30~50克制法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隔水炖1小时。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肠燥便秘等。用法

  • 芩部丹

    药方名称芩部丹处方黄芩10克丹参10克百部18克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活血抗痨。治肺痨兼夹瘀血,潮热,咳嗽,胸痛如刺,或胸中肌肤甲错,面目黧黑,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涩者。亦用于皮肤结核、流痰、瘰疬。用法用

  • 滴乳膏

    药方名称滴乳膏处方大蒜1个(剥去皮,捣细),滴乳香2钱,没药2钱,白胶香3钱,明阿胶3钱。制法上用好酒1-2盏许煎熬,使大蒜烂成膏为度,次入没药,酒干再添;再用草乌头尖2钱,桂枝2钱,木鳖3钱,并为细

  • 陈粟汤

    药方名称陈粟汤处方陈粟米(微炒)1合,干姜(炮制)半两,甘草(炙)4两。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温脾平胃。主发背干呕吐。此因先患热渴,饮冷太过,胃寒所致。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水1盏半,煎至

  • 麻杏甘石汤

    药方名称麻杏甘石汤处方炙麻黄、杏仁、甘草、瓜蒌、力子、石膏、前胡、川贝、竹叶。功能主治麻症发热胀痛,咳嗽连声,寒郁毒以致标闭。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 解肌麻黄散

    药方名称解肌麻黄散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细辛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时气3日,表不解,热毒相传,或呕或嗽。用法

  • 神秘散

    药方名称神秘散处方阿胶31克(炒)鸡膍胵45克 白仙茅15克(米泔浸三宿,晒干,炒)团参7.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定喘下气,补心肾。治喘证。用法用量每服6克,糯米饮调,空腹时服。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

  • 扶脾坚表汤

    药方名称扶脾坚表汤处方银花黄耆防风桔梗苍术白术甘草黄柏淮山药车前子功能主治主治皮肤瘙痒灼热,反复发作,时愈时发。用法用量水煎,日服三次。摘录《疮疡经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