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栝楼煎

栝楼煎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栝楼煎

药方名称栝楼煎

处方栝楼1颗(熟者,去仁,以童便200毫升相和,研,绞取汁)酥30毫升甘草7.5克(生,为末)蜜90毫升

制法上药入银锅子中,慢火煎如稀饧。

功能主治治小儿咳嗽不止,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以清粥饮调下5克。日四五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圣惠》卷八十三:栝楼煎

药方名称栝楼煎

处方栝楼1颗(熟,去仁,以童子小便1升相和,研绞取汁),酥1两,甘草1分(生,为末),蜜3两。

制法上于银锅子中慢火煎如稀饧。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不止,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部全录》引作“瓜蒌散”。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二十七:栝楼煎

药方名称栝楼煎

处方栝楼根1两,茯神1两,石斛1两(去根节),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知母1两,黄连半两(去须),当归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丹参半两(上并捣罗为末),地骨皮2两,葳蕤2两,胡麻1两,蜜5合,生地黄汁1升,牛髓1合,淡竹叶50片,生麦门冬汁5合,生姜汁1合。

制法以水3升,煮地骨皮、葳蕤、胡麻、淡竹叶4味,去滓,取汁1升,和地黄汁、麦门冬牛髓、蜜、姜汁等,入前药末,搅令匀,又煎成膏,入于银器中。

功能主治虚劳渴,四体虚乏,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 麻仁膏

    药方名称麻仁膏处方高昌、白矾、麻仁各等分。制法炼猪脂相和成膏。功能主治阴生疮,脓出作臼。用法用量槐白皮作汤,拭疮令干,即涂膏,然后以楸叶贴。不过3-5次,即愈。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清肺化痰健脾汤

    药方名称清肺化痰健脾汤处方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健脾。主痰热壅肺,脾

  • 桔梗独活汤

    药方名称桔梗独活汤处方桔梗1钱5分,独活1钱5分,苏梗1钱5分,条芩1钱5分,真化橘红8分。功能主治子瘖。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青果1枚,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 丹砂天麻丸

    药方名称丹砂天麻丸处方丹砂(细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1两,天麻2两,白芷1分,白附子(炮)1两,芎?半两,麝香(研)1分,天南星(用齑汁浸3宿,换齑汁,煮3-5沸,漉出,切作片子,晒干,腊月内煮者佳

  • 马齿苋汤

    药方名称马齿苋汤处方马齿苋铁苋菜辣蓼功能主治治菌痢,肠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 加味滋阴润燥方

    黄文东方:加味滋阴润燥方药方名称加味滋阴润燥方处方生首乌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陈皮各6克,生枳壳9克,乌药9克,青橘叶9克。功能主治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肠燥失润,气滞作胀。用法用量水煎服

  • 小半夏汤

    《金匮要略》卷中:小半夏汤药方名称小半夏汤处方半夏18克生姜15克功能主治和胄降逆,消痰蠲饮。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

  • 曹公卓钟乳圆

    药方名称曹公卓钟乳圆处方菟丝子(酒浸.捣.焙)、石斛(去根),各一两;钟乳粉二两,吴茱萸(汤洗七次.炒)半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五劳七伤,肺损气急。疗丈夫衰老,阳气绝,手足

  • 款冬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款冬花散药方名称款冬花散处方款冬花(去梗)、知母、桑叶(洗焙),各十两;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各二十两;麻黄(去根.节)四十两,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

  • 人参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人参五味子汤处方人参3克 漂白术4.5克 白云苓3克 北五味1.5克 杭麦冬3克 炙甘草2.4克功能主治治久嗽脾虚,中气怯弱,面白唇白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温服。摘录《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