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缓中汤

缓中汤

《千金翼》卷六: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吴茱萸1升,干姜2两,当归2两,白芷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麦门冬(去心)3两,半夏(洗去滑)3两,芍药6两,细辛1两,生地黄1斤(取汁)。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腹中拘急及虚满少气,产后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地黄汁,更上火合煎2-3沸,温服1升,1日3次。若无当归,以芎?4两代之。

摘录《千金翼》卷六

辨证录》卷八: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白芍1两,当归1两,人参1两,甘草1钱,熟地1两,山茱萸5钱,麦冬5钱,三七根末3钱,荆芥(炒黑)1钱,炒黑姜炭5分。

功能主治人有失血之后,不知节劳慎色,以致内热烦渴,目中生花见火,耳内蛙聒蝉鸣,口舌糜烂,食不知味,鼻中干燥,呼吸不利,怠惰嗜卧,又不安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八

圣济总录》卷十二: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黄耆(锉细)、防风(去叉)、地骨皮(去土)、甘草紫苏叶各等分(并生用)。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热,三焦壅滞,口干,咽喉不利,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鸡峰》卷十八: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地黄2两半,当归2两半,人参2两半,白术2两半,阿胶2两半,芍药2两半,芎?2两半,甘草1两半,桂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肉淋,劳淋。

用法用量每服2钱,肉汁2盏,加生姜10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名家方选》: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芍药1钱2分,桂枝6分,茯苓6分,大枣3分,甘草3分,枳壳4分,厚朴6分。

功能主治积气,腹中拘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名家方选》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干姜(炮)1分,槟榔1分,甘草(炙)1分,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芍药(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人参半两,枳壳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半夏(汤洗去滑7遍,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痃气急痛,腹胀,胃脘痛,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猜你喜欢

  • 加味妇沉汤

    药方名称加味妇沉汤处方乌药1钱5分,缩砂8分,木香8分,延胡索3钱,香附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经水欲来,小腹疼痛者。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摘录《家庭治病新书》

  • 胶艾散

    药方名称胶艾散处方艾叶1升,阿胶如手掌大,竹茹1升,干姜2两(1方无竹茹,加干姜成7两)。功能主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马通汁半升,

  • 化血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化血丹药方名称化血丹处方花蕊石(锻存性)9克三七6克血余炭(锻存性)3克功能主治止血化瘀。治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并治妇女闭经成症症瘕者。用法用量共研细末,分二次,开水送

  • 加味戊己汤

    药方名称加味戊己汤处方白芍甘草黄柏知母功能主治治脾阴不足,土中之火刑金,咳嗽吐血,脉右关细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大补真阴汤

    药方名称大补真阴汤处方当归2-3钱(血虚有寒者宜多用,血虚有热者宜少用),熟地4-5钱(或再重用),甘草(炙)1-2钱,山药2钱,杜仲2钱,枸杞2钱,女贞子2钱,牛膝(酒炒)1钱,枣皮1钱半。功能主治

  • 导气清利汤

    药方名称导气清利汤处方猪苓、泽泻、白术、人参、藿香、柏子仁、半夏(姜制)、陈皮、白茯苓、甘草、木通、栀子、黑牵牛、槟榔、枳壳、大黄、厚朴(姜制)、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关格吐逆,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加生姜

  • 决明丹

    药方名称决明丹别名决明散处方决明子1两,密蒙花1两,青葙子半两,车前子半两,川黄连半两,羚羊角(屑者)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煮羊肝1具,切破同诸药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疹豆疮后毒气入眼。用法用量决

  • 草乌散

    《跌损妙方》:草乌散药方名称草乌散处方川乌、草乌(生用)、骨碎补、陈皮、乳香、没药各等分,杉木节7个(酒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跌损腰痛。用法用量每服1-2钱,用酒调服。手上,加穿山甲、细辛、桂枝、威

  • 金蟾散

    《顾氏医径》卷五:金蟾散药方名称金蟾散处方蟾、夜明砂、桃白皮、樗根皮、地榆、诃子、槐米、粉草、大枣。功能主治消疳。主脊疳。脊热生虫,以手击其背,空若鼓鸣。摘录《顾氏医径》卷五《古今医鉴》卷六引李桐峰方

  • 白瓜丸

    药方名称白瓜丸处方白瓜子仁3两,陈橘皮3分,白芷1两,藁本1两,远志1两,杜衡1两,车前子1两,当归1两,云母粉1两,白石脂1两,天门冬半两,细辛半两,柏子仁半两,栝楼根半两,黄丹半两。制法上为末,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