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半夏散

藿香半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半夏散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散

处方丁香皮半两,藿香叶一两,半夏(汤浸洗七遍.微炒黄色)二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胃虚中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胸满噎痞,短气倦怠,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七片,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三:藿香半夏散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散

别名藿香半夏

处方丁香皮半两,藿香叶1两,半夏(汤浸洗7遍,微炒黄色)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虚中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胸满噎痞,短气倦怠,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藿香半夏汤(《济阳纲目》卷十八)。本方改为丸剂,名“藿香半夏丸”(见《圣济总录》)。

摘录《局方》卷三

《百一》卷五:藿香半夏散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散

处方藿香1两,官桂1两,半夏曲半两,陈皮(去白)半两,苍术(洗)半两,干姜2钱,厚朴2分(姜制),皂角10挺(火煅令烟绝),甘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洗肺和胃,祛痰,治咳嗽,建中,通畅三焦,进美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8分,不拘时候服。伤风头痛,壮热恶心,以生姜、葱、枣煎;伤冷中露,声音不出,用生姜入油煎捻头2-3枚同煎,立效。

摘录《百一》卷五

猜你喜欢

  • 卯戍丸

    药方名称卯戍丸处方菟丝子(去沙,用无灰酒浸1宿,逼干,随饭蒸熟,入臼捣3、5、10下,取起焙干,净取)10两,枸杞子(去枝梗,拣净)10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眼疾。用法用量每

  • 加减射干鼠粘汤

    《证治准绳·幼科》卷六:加减射干鼠粘汤药方名称加减射干鼠粘汤处方射干山豆根白僵蚕各3.3克,鼠粘子紫草茸紫菀各3.6克桔梗石膏诃子木通各3克升麻蝉蜕各2.4克甘草1.5克制法上锉为粗散。功能主治治痘疮

  • 千金润下丸

    药方名称千金润下丸处方大麻仁(微炒)30克郁李仁(泡,去皮)菟丝子(酒蒸)枳壳(麸炒)牛膝(酒浸)山药车前子各21克肉苁蓉(酒洗)4克 威参(蜜蒸)60克大黄(酒蒸)60克陈皮(去白)15克桃仁(去皮

  • 桂药散

    药方名称桂药散处方没药1分(研),官桂半两,当归3分(生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如伤寒候,寒热不调,心惊头昏,体虚,四肢无力,饮食全不思。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炒葱白酒送下,日3次。摘录《普济方》

  • 镇肝决明丸

    药方名称镇肝决明丸处方决明子90克地肤子60克茯苓45克远志45克青葙子45克茺蔚子蔓荆子薯蓣各45克玄参60克车前子60克地骨皮45克柏子仁45克大黄45克细辛30克人参45克黄芩45克甘草30克黄

  • 除痰丸

    药方名称除痰丸处方天南星(炒)2两,半夏(汤洗7次)2两,蛤粉(微炒)1两,皂角大1挺(去皮弦子,用水1大盏揉汁)。制法上除皂角汁,3味共为细末,调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宿饮不消,咽膈不利,咳

  • 白金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白金膏药方名称白金膏处方桑根白皮90克 柳白皮60克 槐白皮60克葱白1把(切)白芷30克当归30克乳香30克 黄丹390克羌活30克制法上药各细锉。功能主治伤折疼痛。(骨折)

  • 截疟青蒿丸

    药方名称截疟青蒿丸别名青蒿丸(《穷乡便方》)。处方青蒿250克冬瓜叶50克(一作冬青叶) 官桂30克马鞭草30克制法上药焙干为末,水丸,如胡椒大。功能主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用7.5克,于当发之前一时服

  • 加味归脾丸

    《医宗金鉴》卷七十二:加味归脾丸药方名称加味归脾丸处方香附人参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当归黄耆乌药陈皮茯神白术(土炒)贝母(去心)各30克木香甘草(炙)各9克制法上为细末,用合欢树根皮120克煎汤,煮

  • 补天膏

    药方名称补天膏处方云术3两,当归3两,生地3两,牛膝3两,沉香3两,人参4两,沙参4两,天门冬4两,阿胶4两,山茱萸4两,核桃肉4两,龙眼肉4两,紫河车2具,黍米金丹1粒(即小儿出世口内大血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