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茯苓丸

赤茯苓丸

方出《外台》卷十八引《近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12分,汉防己8两,芍药10分,槟榔仁12分,甘草8分(炙),郁李仁10分,枳实8分(炙),(春着大黄14分,冬着牛膝12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上冲心,狂乱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腹清酒送下,日2次。渐加至20丸,以微通泄为度,利多减丸。其药皆须州土上好者,恶药服无益。

冬则去大黄,加牛膝;若体中虚弱,去大黄,加牛膝服亦得。

注意海藻、松菜、酢物、生冷油腻、杂肉、热面、新炊饭,及陈臭难消之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八引《近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御药院方》卷三: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去皮)、槟榔枳壳(麸炒,去瓤)、白术半夏曲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气痞,风眩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或风眩头痛,则食后荆芥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圣惠》卷五十: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1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炒),大麦糵1两(炒微黄),桂心2两,干姜1两(炮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神曲2两(炒微黄),木香1两,诃黎勒皮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滞,宿食不消,呕吐酸水,腹胀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医学发明》卷六: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葶苈4两,防己2两,赤茯苓1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湿太过,四肢肿满,腹胀喘逆,气不宣通,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煎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圣济总录》卷二十: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2两(去黑皮),白术2两,桂(去粗皮)2两,木香1两,诃梨勒1两(煨,去核),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痹。腹满喘争,小便不利,大便飧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圣惠》卷四十六: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3两,旋覆花半两,桔梗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1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百合半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喉中作呀呷声,痰粘咳嗽,胸膈短气,胁肋坚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医统》卷八十七: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人参10两,白术10两,白扁豆(去皮,蒸)10两,赤茯苓2两(切棋子大,白沙蜜浸透,蒸过令干,称1两半),防己3钱,木猪苓(去皮)3钱,干葛3钱半。

制法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磨沉香少许同煎,食前、临卧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1两,旋覆花1两,汉防己1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桂心1两,前胡1两,槟榔1两,枳壳(去白,炒令黄)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支饮,心胸壅滞,喘息短气,皮肤如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桑根皮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圣惠》卷八十四: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3分,当归1分(锉,微炒),芎?1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肠胃滞结,壮热作时,两肋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六: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1两,茵陈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甘草3分(炙微赤,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疸,心下坚而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六

《圣惠》卷五十: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1两,桂心1两,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1两,诃黎勒皮2两半,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膈,咽喉噎塞,心腹痞满,不下饮食,胸背俱闷。

用法用量常含1丸,咽津,不拘时候。如患甚,即将1丸,以煎汤研破服亦得。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七: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1两,甜瓜子3分(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1两,旋覆花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草豆蔻半两(去皮),前胡3分(去芦头),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上焦痰滞,多唾稠浊,腹胁胀满,吃食微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姜、枣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十三: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3分,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牛膝3分(去苗),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五味子3分,五加皮3分,桔梗3分(去芦头),柴胡3分(去苗),赤芍药3分,桂心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心中坚硬,两胁胀满,欲成结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1两半(去黑皮),桑根白皮1两半(锉),防己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木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焙干)1两(研)。

制法上药前5味为细末,与郁李仁研匀,炼蜜和为剂,更于铁臼内酥杵令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消渴,小便数,服止小便药多,渴犹不止,小便复涩,两肋连膀胱胀满闷急,心胸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煎木通、枣汤送下,至晚再服。渐加至5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赤茯苓丸

药方名称赤茯苓丸

处方茯苓(去黑皮)1两,猪苓(去黑皮)1两半,泽泻1两,小海蛤1两半,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3分,防己1两,泽漆(微炒)1两,木通(炙,锉)1分,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水气在皮肤浮肿,经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桑白皮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猜你喜欢

  • 消炎利胆茶

    药方名称消炎利胆茶处方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加水1000克,煎后去渣,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利尿利胆,清热消炎,健胃利胆。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温服。每日3

  • 乌蛇散

    药方名称乌蛇散处方乌蛇肉150克(酒浸,炙令黄)天麻30克 桂心30克羌活15克防风30克(去芦头)麻黄30克(去根、节)白僵蚕30克(微炒)苦参30克 (锉)踯躅花15克(酒拌令匀,炒干)人参15克

  • 黄药针砂丸

    药方名称黄药针砂丸处方针砂4两,青皮4两,陈皮4两,干漆4两,黑牵牛4两,白矾4两,青矾4两,绿矾4两,苍术半斤(米泔浸)。制法上除苍术半斤,余4味用米醋2碗,将三矾共针砂煮,令醋干,共为末,醋糊为丸

  • 葛根解托汤

    药方名称葛根解托汤处方干葛8分,柴胡8分,前胡8分,防风6分,陈皮1钱,半夏1钱,泽泻1钱,生甘草3分,生姜、大枣。功能主治正气内虚,客邪外逼,有似虚劳各症。用法用量方中生姜、大枣用量原缺。如寒气胜者

  • 黑豆油膏

    药方名称黑豆油膏处方5%黑豆油,15%氧化锌。功能主治止痒,使角质还原。主用法用量直接涂于皮损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补宫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补宫丸药方名称补宫丸处方鹿角霜白术白茯苓(去皮)香白芷白薇山药白芍药牡蛎(煅)乌贼鱼骨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妇人诸虚不足,久不妊娠,骨热形羸,腹痛

  • 真珠丸

    药方名称真珠丸别名真珠母丸(《保婴撮要》卷十)、珍珠母丸(《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真珠母(贝壳的真珠层,研如粉)22克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后称)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各45克人参(去

  • 阿魏膏药

    药方名称阿魏膏药处方防己1两5钱,荆芥1两,白芷1两,赤芍1两,当归1两,黄连1两,黄柏1两,风子肉1两,人参1两,连翘1两,蓬术1两,黑丑1两,寸香1钱,香油2斤,黄丹8两。制法桃、槐、柳、榆、桑枝

  • 补肝抑肺汤

    药方名称补肝抑肺汤处方玄参8钱,当归4钱,川芎2钱,生地3钱,石斛3钱,胡黄连3钱,黄芩3钱,葶苈子5钱,木贼2钱,茺蔚子4钱,甘草1钱,田三七5分。功能主治逆顺障症。用法用量水煎,田三七为末冲服。摘

  • 桂枝四七汤

    《仁斋直指》卷六:桂枝四七汤药方名称桂枝四七汤处方桂枝白芍药半夏(制)各30克 白茯苓厚朴(制)枳壳(制)甘草(炙)各15克人参紫苏各7.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冷,内有寒邪,心腹作痛。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