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辰砂半夏丸

辰砂半夏丸

《卫生总微》卷十四: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处方栝楼根(蜜炙)半两,天南星(汤洗)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局方》卷十: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别名半夏丸、杏医丸

处方五灵脂(微炒,用酒研飞,去砂土)1两,朱砂(研,飞)1两,葶苈(水淘净,晒干,别杵成膏)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杵成膏)半两,半夏(汤浸7次去滑,焙干)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药匀,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肺壅痰实,咳嗽喘息,胸膈痞满,心忪烦闷,痰涎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半夏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杏医丸(《普济方》卷三八七)。

摘录《局方》卷十

方出《圣惠》卷八十三,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处方半夏1分(汤浸7遍去滑),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五灵脂半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胸痰壅,咳嗽,咽喉不利,作呀呷声。

用法用量每服3丸,煎麻黄汤送下,日3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八十三,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

《袖珍》卷一: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别名辰半丸

处方半夏1斤。

制法上药汤泡七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瓷盆内,用净水洗,去粗滓,将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将半夏粉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细朱砂末一钱,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咳嗽。

用法用量辰半丸(《国医宗旨》卷二)。

摘录《袖珍》卷一

猜你喜欢

  • 大散方

    药方名称大散方别名百草散、备急百灵膏处方草木茎叶(5月5日平旦在方圆5里内采)每种各半把。制法日正午时切,礁捣,用石灰1斗,捣令极烂,仍先选拣大实桑树2-3株,凿作孔,令可受药,后分药于孔中,实筑令坚

  • 附龙丸

    药方名称附龙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伏龙肝(少用)、肉豆蔻(生用)。制法上为细末,研饭为丸。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脏寒滑泄,或小儿吐泻。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饭饮吞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

  • 二九还元丹

    药方名称二九还元丹处方胡麻8两,苦参8两,荆芥8两,防风2两,羌活2两,升麻2两,独活2两,风藤4两,木通4两,黄柏4两,当归4两,白芷4两,柴胡3两,僵蚕1两5钱,蝉壳1两,川芎1两,蒺藜2两5钱,

  • 丁香和脾饮子

    药方名称丁香和脾饮子处方丁香1分,木香1分,大腹子3个,草豆蔻15个,人参半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诃子2个。制法上锉细,分作15服。功能主治一切伤寒,霍乱吐泻。用法用量每服用水5合,煎2合,去滓温服

  • 加味八味丸

    药方名称加味八味丸处方熟地黄1斤(用8两,水煎汁,去渣,将8两入汁内煮烂,捣烂入药),淮山药4两(炒微黄色),牡丹皮4两(焙),白茯苓3两(入乳拌透,晒干,焙),山茱萸(去核)4两(酒拌蒸,晒干,焙)

  • 香连丸

    《中国药典》:香连丸药方名称香连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木香200g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 浮萍散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八:浮萍散药方名称浮萍散处方浮萍草(阴干)制法为末。功能主治治疮疹入眼,痛楚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3~6克,用羊子肝半片,入盆子内,以竹杖子刺碎烂,投水半合,绞取肝汁,调药服之,食后

  • 加减黄土汤

    药方名称加减黄土汤处方土炒白术3钱,花龙骨3钱,地榆炭3钱,陈阿胶2钱,黑炮姜8分,炙甘草8分,春砂仁8分。功能主治温补敛肠。主小肠寒湿。粪前下血,散而紫黯,或血色淡红,胃弱便溏,素无痔漏证者。用法用

  • 化木汤

    药方名称化木汤处方白术60克附子3克肉桂3克柴胡3克 杜若根30克功能主治治木肾。睾丸作痛,后反不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盖被发汗。摘录《辨证录》卷九

  • 抵圣枳壳丸

    药方名称抵圣枳壳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2两,威灵仙(去苗土)2两,陈橘皮(去白,焙)2两,续断2两,生干地黄(焙)1两,连翘1两,槐实(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