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附散

香附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香附散

药方名称香附散

别名天仙藤散(《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

处方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

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至腿膝渐肿,行步艰辛,喘闷,食欲不振,似水气状,甚或脚措间有黄水出。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3片,紫苏3叶,同煎至250毫升,放温澄清,空腹时服,一日三次。小便利,气脉通,体轻,肿渐消。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

普济方》卷五十五:香附散

药方名称香附散

处方附子(去毛)

制法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脓耳。

用法用量以棉杖送入耳中,或干掺。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五

眼科阐微》卷三:香附散

药方名称香附散

处方夏枯草90克香附60克甘草12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目珠、眉棱骨及头半边痛。

用法用量每次4.5克,清茶调服下,咽干则疼减半,五服全止。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猜你喜欢

  • 加减桃仁承气汤

    《温病条辨》卷三:加减桃仁承气汤药方名称加减桃仁承气汤处方大黄9克(制)桃仁9克 细生地18克 丹皮12克 择兰6克人中白6克功能主治逐血分瘀热。治热病经水适至,十数日不解,舌痿饮冷,心中烦热,神气忽

  • 泻肺饮

    药方名称泻肺饮处方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芍药桔梗(锉,炒)大黄(锉,炒)各30克制法上药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肝虚雀目,恐变成内障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入芒消0.

  • 补元散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补元散药方名称补元散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黄耆(蜜炙)苦葶苈山药各30克木香15克附子1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水肿消后,服之调补。用法用量每用6克,加生姜、大枣各少许,以水150

  • 二参汤

    《医学人门》卷八:二参汤药方名称二参汤处方柴胡麦门冬人参玄参甘草各等分草龙胆用量减半功能主治主痘疮壮热,经日不除。用法用量水煎服。热退即止。摘录《医学人门》卷八《外科大成》卷三:二参汤药方名称二参汤处

  • 葛根黄芩黄连汤

    药方名称葛根黄芩黄连汤别名葛根黄连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葛根黄连黄芩汤(《医方集解》)、干葛黄芩黄连汤(《伤寒大白》)、葛根芩连汤(《中国医学大辞典》)。处方葛根15克甘草6

  • 沙参黄芩汤

    药方名称沙参黄芩汤处方南沙参15克,黄芩10克,麦冬15克,茜草炭15克,槐花炭1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邪热郁蒸,木火上犯刑金。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邢鹂江方

  • 罂粟汤

    药方名称罂粟汤处方艾叶(去梗)、黑豆(炒.去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罂粟壳(去蒂.蜜炙)四两。炮制上件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或饮酒过度

  • 乌发汤

    药方名称乌发汤处方熟地、怀山药、菟丝子、核桃仁各3 克,丹皮、泽泻、天麻各1.5克,枣皮2克。制法将羊骨、羊头打破。羊肉洗净,入沸水中氽去血水,同羊骨、羊头一起放入锅内(羊骨垫底)。将以上药物用纱布袋

  • 胡麻油

    药方名称胡麻油别名胡麻油膏处方胡麻油1合,木香(醋浸1宿,焙,杵末)半两。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胡麻油膏(《普济方》卷五十三)。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黄连白芍汤

    药方名称黄连白芍汤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半夏9克枳实4.5克白芍药9克 姜汁25毫升(冲)功能主治辛开苦降,两和肝胃。治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